一桶金
30年打下保險界半壁江山
一個小六輟學的苦學生,從小就做過許多粗活,經歷了許多困苦的歲月,但他從小就立志要做有錢的人,結果他不單在保險業大放光彩,還在今年完成了其博士學位,誰說這是不可能的事?他就要告訴你,一切都有可能!他,就是賴連秀博士。
想要成功的人除了必須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自助,「你自己要幫助你自己,若不,天時地利人合只能給你一個優勢,決定最後成果的還是你自己!」賴連秀說。
成功一路路漫長,賴博士也不能肯定自己到達哪個階段,「我只是以成功為目標,而站在成功之道的起點。」
想要開創人生的第一桶金,他表示第一要有夢想,這是最重要的,人一定要先有美夢,當然這並非做百日夢,而是要根據本身的能力來制定,「你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料,然後再來培養它,找一些你可以做的行業,不論哪一行,只要好好干,行行出狀元!當初我做保險就因為我是窮光蛋一個,做保險不需要本錢,其實在這之前我都賣過衣服、首飾品等等,但最後我選對了,憑自己的努力,勤奮來創造業績。」
「如果我不賺到錢,我不回鄉!」這句話是賴連秀當年對自己說的,這就是志氣,一個想成功的人必須明確地表態自己的意向,不三心兩意。接下來就要起而行,而不是等天下把成功掉下來,因為頻密的行動可以創造業績。
遇到困難時一定要自我檢討,而且要改正,「問題是一定會有的,但你要找出解決方案,而我們要不斷的自我提昇,向成功的人學習,多跟他們在一起討教,越是成功的人他們越虛心助人,有句話說若你要成為百萬富翁,你就要越接近百萬富翁,有些人擔心高攀不起,其實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也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只要你好的多于不好的就已經足夠,若你總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那麼你什麼都不用做了,因為做什麼都有錯。」
人就像汽車的電池,要不斷地充電,如果你將車子放在那裡一個星期不去動它是不是很難啟動?所以我們就要學習從各處不斷地自我充電,可是到了有一天,你應該要告訴自己:我不要只是一個電池,我要成為一個發電機,我不只可以發亮,我還可以照亮他人!但一個自私的人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只要求自己,也要求自己培養出來的人青出於藍勝于藍,才是真正成功。
而且人要懂得要求自己,「有的人為什麼可以做到百萬?因為‘他要’,當然還要想辦法怎麼去實行,有的人為什麼做不到,就是因為他想的太多,尤其是讀書越多的人越會選擇,而讀書不多的人就是一昧往前沖,當他做好決定時,人家早就跑遠了,這也是為何許多書讀不多的人可以成功,若他們也一樣勇往直前,他們就可以贏過書讀不多的人。」
■環境造成兩代不同
上一代的人生活水準落後,家境較清苦,常常要從事粗工,生活雖然是苦,但卻苦的有價值,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鍛煉,也可以從苦中培養堅強的意志。
「現在的年輕人不同,他們通常不必煩惱衣食住行,父母因過去的貧困都立志要給下一代好的生活,因此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擁有現成的東西,在這個年代除非年輕人很強烈的要求自己不要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勞力來換取成功,否則很難出頭,但人性的弱點是選擇容易的路來走,因此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他透露。
當然現代的年輕人在父母的支助更容易前進,「他們選對了出生時間,而環境則造就了年輕人這般的思考模式,也造就了兩代的不同。」
■苦日子讓他向上
賴博士能有今日的成就,歸功于他自小就擁有一顆向上的心,「我從小就告訴自己要做好人,在社會上要做個有用的人,因為環境告訴我們生活貧苦的日子不好過,所以,那時我就立志以後要做有錢人,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我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生活。」
家中的窮困讓他小學之後無法多讀一點書,因此自年少時他就不斷地透過夜校、學習小組、補習班、交流會學習,做了保險之後,他並沒停止在學習的路上前進,在1997年獲得國際組織管理學位並在2000年榮獲企管碩士,而今年他更榮獲博士學位,「想要成功就需不斷地提昇自己,我從一個小學未畢業的學生做到我參加保險十年二十年以後擔任馬來西亞保險學院的講師,我也是AIA的特約講師,與及馬來西亞壽險代理員工會講師,持續不斷的學習是成功的基礎,」有人問他,有今日的成就他還需要這麼努力的學習嗎?他答,當然要,學無止境,我們要與成功的人學習,並把所學傳授給下一代。
從事保險業27年的賴連秀,當年單槍匹馬一個人加入了保險業,晚上十點多別人已在家中享受電視劇時,他卻拎著一個公事包在露天巴剎見客戶,他的努力換來了連續的百萬優秀會員,甚至是全球只有6%的保險精英可以榮登百萬圓桌會員及白金俱樂部會員特權代理等等,這些事業上的榮譽都加冕在他身上,而他則依舊謙虛地求進步。
「當時我沒有本錢,而保險是唯一不需要本錢就可以經營的事業,到了今天為止還是這樣,而且保險也沒有時間限制,我花了100零吉考取執照後就利用晚上及週末時間做保險,以勤力換來保單。」1977年以兼職方式加入了保險業,至今27年他的業績不斷成長,在1991年以157單壽險突破了古晉AIA50年的記錄,更在2000年突破了第一年保費記錄!
一路來他的朋友就不少,一開始做保險時他就先找親戚朋友,大家也多數都會支持他,並且介紹其他人給他,「我每一天都要去見客戶,絕對不能打一天魚晒三天網,要天天打魚終有收穫,當時我雖然讀書不多,但是我的勤勞就勝過他人!」
見越多人,收成就越多,當然做這行口碑要好,如果你過去常做老千,以欺詐手法賺錢,那你根本就不用在這個行業混。但你的為人好,保險其實不難做,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存在。
當時,很多人都做了幾年就倒,當他做了2年百萬優秀會員後,公司就派人來鼓勵他轉做全職,因為在AIA裡,主管級人馬只有全職人員可以做,但他卻不敢遲遲不敢答應,一直到他連續以兼職方式做了6年的最佳銷售員及百萬元優秀會員,甚至榮獲環游世界獎賞後,他才決定出來開業。這些認可也間接證明瞭市場沒有問題,做不起保險在於個人,於是他辭退了原本的工作,在1983年為公司掛牌開始搞組織,3年的時間他就升為營業區經理,到了1998年則榮昇高級區域經理,這27年來他拿下了古晉AIA的半壁江山,其下線的代理員不少于百人,而且許多都是業界的精英人物。
他表示,能夠有這樣的成勣是因為他時時都保持特別的勤勞,不管那個行業都需要這一點。賴博士強調,信用、服務、勤勞都要做到第一,才能建立起今日的基礎,「我堅持要保持特別的服務,有些保客根本連保險公司在那裡都不知道,發生意外時上哪裡索賠都不曉得,但我們一樣可以幫顧客索賠成功!」
「我有個案拖了3年才來索賠,10個公司9個半是不會賠的,就連醫生都跟他說跌倒後3年才去索賠,除非你爸爸是開保險公司的,但我3天就幫他索賠成功!」這些都需要「老馬識途」的本事,才可以幫保客做到最好的服務。
做保險要盡責,他次次都會主動與客戶聯繫,這也是他的業績步步高昇並保持近30年最佳銷售的原因之一,他一有空就去拜訪客戶,相約喝茶。
因此,時至今日除了華人市場外,他的土著市場也在日益擴大,「其實我不只是他們的保險顧問,保險有問題我當然為他索取最佳的賠償,其他的諸如家庭,生意和投資他們有問題都會請教我,我會把所知告訴他們。」甚至乎他和不少保客都成了兄弟般的信任,保客打算投資大筆的基金都會交給他處理。
他的保客處處有,近幾年來更是越來越多人主動介紹顧客給他,「顧客講一句,勝過你講一千句,因為中國人有句話叫賣花說花香,顧客介紹好過你說的許多句話。」
年近60的賴博士希望再在保險界活躍20年,「我要在保險業跨越半個世紀才退休,現在我的孩子都在公司裡學習,希望將來他們可以接手公司業務。」與太太育有2子,他在假日時都會與家人聚在一起,半工半玩,「我週末也有10到15戶客戶要見,因此我通常帶家人一同去拜訪,去到那裡做到那裡,可以和家人一起又做到不少工作,而且我們早晚餐時間都會在一起,每年我也會選擇幾天的時間與家人去旅遊。」他們一家到過的國家多不勝數,這從他相本中的照片就可以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