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團體

on.gif (161 bytes)歐美團體
on.gif (161 bytes)日本團體
on.gif (161 bytes)台灣團體
on.gif (161 bytes)中國團體

搖滾樂譜

on.gif (161 bytes)吉他樂譜
on.gif (161 bytes)貝斯樂譜

中文詳介

on.gif (161 bytes)槍與玫瑰
on.gif (161 bytes)邦喬飛
on.gif (161 bytes)史密斯飛船
on.gif (161 bytes)威豹合唱團
on.gif (161 bytes)毒藥合唱團
on.gif (161 bytes)火屋合唱團
on.gif (161 bytes)金屬製品
史帝夫‧范

搖滾圖片

on.gif (161 bytes)圖片傳記

樂團搜尋

on.gif (161 bytes)UBL
on.gif (161 bytes)SONICNET
on.gif (161 bytes)CD NOW

MP3音樂

on.gif (161 bytes)MP3.com
on.gif (161 bytes)A2b Music
on.gif (161 bytes)Liqid Audio
on.gif (161 bytes)Emusic.com
on.gif (161 bytes)Audiodiner
on.gif (161 bytes)Riffage.com
on.gif (161 bytes)Lycos.com

搖滾新聞

on.gif (161 bytes)MTV(U.S.A)
on.gif (161 bytes)MTV(U.K)
on.gif (161 bytes)MTV(中文)
on.gif (161 bytes)Billboard
on.gif (161 bytes)Rolling Stone
on.gif (161 bytes)Metal Edge
on.gif (161 bytes)Rock Bridge
on.gif (161 bytes)Mindview
on.gif (161 bytes)Rough Edge
on.gif (161 bytes)Harder Beat
on.gif (161 bytes)Spin
on.gif (161 bytes)Q Online

留  言  板

on.gif (161 bytes)新留言板
on.gif (161 bytes)聊天室
on.gif (161 bytes)討論區
on.gif (161 bytes)舊留言板

唱片公司

on.gif (161 bytes)新力唱片
on.gif (161 bytes)華納唱片
on.gif (161 bytes)哥倫比亞
on.gif (161 bytes)寶麗金
on.gif (161 bytes)GEFFEN
on.gif (161 bytes)ATLANTIC
on.gif (161 bytes)PERRIS
on.gif (161 bytes)A&M
on.gif (161 bytes)VIRGIN
on.gif (161 bytes)NOISE
on.gif (161 bytes)ROUNDFLAT
on.gif (161 bytes)SPITFIRE
on.gif (161 bytes)Metal Blade

樂器雜誌

on.gif (161 bytes)Guitar World
on.gif (161 bytes)Guitar Player
on.gif (161 bytes)Guitar
on.gif (161 bytes)20TH CENTURY
on.gif (161 bytes)Bass Player
on.gif (161 bytes)Bass Online
on.gif (161 bytes)Keyboard Player

吉他網站

on.gif (161 bytes)Gibson
on.gif (161 bytes)Fender
on.gif (161 bytes)Ibanez
on.gif (161 bytes)Jackson
on.gif (161 bytes)Hamer
on.gif (161 bytes)Carvin
on.gif (161 bytes)ESP
on.gif (161 bytes)Yamaha
on.gif (161 bytes)Guild
on.gif (161 bytes)Martin
on.gif (161 bytes)Ovation
on.gif (161 bytes)PRS

效  果  器

on.gif (161 bytes)Boss
on.gif (161 bytes)Dod
on.gif (161 bytes)Akai
on.gif (161 bytes)Zoom
on.gif (161 bytes)ToneWork
on.gif (161 bytes)DigiTech
on.gif (161 bytes)Dunlop
on.gif (161 bytes)Alesis
on.gif (161 bytes)Lexicon

軟體下載

on.gif (161 bytes)吉他軟體
搜尋引擎
站長簡介
回  主  頁

cdnowlogo.jpg (8959 bytes)

gibson.gif (13197 bytes)

logo.gif (2240 bytes)

Click here to visit our sponsor
Free Advertising from Click2Net!  

bj.gif (1856 bytes)

BIOGRAPHY傳記

流行滾搖樂的先鋒Bon Jovi傳奇開始於1980年初的新紐澤西洲,一位有抱負的搖滾巨星Jon Bongiovi和當地一群卓越的音樂家錄製了一支叫做"Runway"的單曲,由於這首歌並在當地的電台受到強烈的播放,而讓Bongiovi動了要組一個固定的樂團的靈感,在與吉他手Richie Sambora,貝斯手Alec John Such,鍵盤手David Rashbaum和鼓手Tico Torres組成,Bogiovi改名為Bon Jovi而完全成為他在舞台的新名字,同時也成為樂團的名稱。同一時間Bongiovi的好朋友鍵盤手Rashbaum也改名為David Bryan。

在一連串出價後,Bon Jovi將自己簽給了Mercury,並開始錄製他們1984年的同名專輯並開始擔任ZZ Top暖場的工作,他們以一首經過重新錄製的"Runway"版本,獲得了全國性的曝光,初次演出便獲得金唱片,緊接著於1985年發行的7800 Fahrenheit(華氏7800度),也同樣獲得金唱片。

為了下一張的專輯要有好表現,Bon Jovi雇用了一位專業的做詞專家Desmond Child,先前並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行銷活動,他們錄製了30首新歌,並把紐約的青少年族群視為首要的目標,讓他們選出他們最喜歡的歌曲。

在經過數據資料的分析之後,1986年"Slippery When Wet(難以捉摸)"以巧妙的順序包裝後,發行至一般的大眾手上,並且奪下了唱片排行榜的首要位子。這是一個重大的勝利,主打歌"You Give Love A Bad Name"和"Living On A Prayer"紛紛奪下了冠軍的位子,唱片銷售量也超過一千萬張,這也讓Bon Jovi成了領導著80年代的流行搖滾樂團,Jon Bon Jovi的照片也成為一些高中生的最愛。

1988年Bon Jovi發行了"New Jersey(新紐澤西)",又是另外一個商業化的成功,在世界各地賣掉了超過800萬張,並且在美國的專輯排行榜上奪下了第一名的席次,5年內他們賣掉了超過2500萬張的專輯,在那時候Bon Jovi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另外團員們也決定拿出自己的時間來做自己的個人專輯,Jon Bon Jovi做了電影"Young Guns II"的原聲帶,這一張專輯賣出了超過300萬張,並出現了一首冠軍歌曲"Blaze Of Glary",而吉他手Richie Sambora也在1991年出了他個人的吉他專輯"Stranger In This Town",雖然不是賣得很好,但他可是和吉他之神Eric Clapton一起合作的ㄡ。

在1992年Bon Jovi仍然開始繼續他們的專輯,"Keep The Faith"在美國賣出了超過200萬張,隨後他們推出了"Cross Road(超越十年精選集)",將他們出道十年來各個時期的暢銷歌曲和兩首新歌一起發行。

在貝斯手Such離團之後,Bon Jovi還是在1995年推出了"These Days",在這張專輯裡有收錄了更多成熟時期的想法,如"Diamond Ring"和"Lie To Me"。

1997年Jon Bon Jovi推出個人第二張專輯"Destination Anywhere(四海為家)"

2000年之際,雖說 Bon Jovi 己有五年沒有出新專輯,但在這張"Crush"專輯推出後,不但老歌迷回來了,也吸了不少新世代的歌迷,讓 Bon Jovi 在展望未來時信心十足

2000.9.14 


BIOGRAPHY傳記2

Bon Jovi原本的團員包括有Jon Bon Jovi﹝主唱﹞,Richie Sambora﹝吉他手﹞,David Bryan﹝鍵盤手﹞,Tico Torres﹝鼓手﹞和 Alec John Such﹝貝斯手﹞。主唱Bongiovi在Sayreville高校的時候遇上了Rashbaum,他們不久便加入了一個以R&B為主的樂團Atlantic City Expressway﹝大西洋城市高速道路﹞。當Rashbaum轉到紐約去攻讀一所音樂學校時,Bongiovi這時也跟去,他便在一個和他有親戚關係所開的Power Station錄音室裡做了一些打雜的工作二年,週薪僅五十美元,當時工作得相當辛苦,有一次他在拖地時,還累得趴在地上,但 Jon 並不以打雜為苦,因為他每天在錄音室裡,可以見到許多知名的搖滾樂團進進出出,看到許多心中仰慕的樂手丰采,狂愛音樂的他並且暗自發誓,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在搖滾樂界出人頭地。

於是 Jon 在工作空檔中,絕對不輕言打盹休息,他都會等到樂團的人走光後,偷偷留在錄音室中練習自己創作歌曲,有時遇到還未下班的樂師,會調教他一些創作的要訣,讓他受用無窮,一直到Billy Squier同意他去錄製demo的錄音帶,在完成創作之後,Jon 便一家一家唱片公司親自遞送。很快的 'Runway'這一首歌被紐約長島電台 DJ 奇普相中,主動和他聯繫,便在當地的電台播放而且把他的 'Runway' 收錄到一張合輯中,雖然 Jon 的終極夢想是要出一張專輯,但他還是勉強同意成為合輯中的一員。

合輯一推出 'Runway' 立刻受到各電台瘋狂點播,長島電台進一步想邀請他做現場演出,但問題來了,他沒有自己的樂團!於是 Jon 號召了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的友人 Rashbaum (後改名為 David Bryan),Franke&The Knockouts 的鼓手 Tico Torres 及 Jercy 合唱團的貝斯手 John Such,吉他手則央請鄰人客串,後來有一次表演結束,瑞奇主動找上 Jon 宣稱自己是最佳的吉他手人選。

與Rashbaum重新整合後,主唱Bongiovi他找到了Sambora,Such和Torres。Jon 並將自己的姓名重組,為自己取名為 Jon Bon Jovi,樂團則叫做「Bon Jovi」,在1983的七月他們和Polygram簽下合約並且去幫Eddie Money和ZZ Top暖場。由於Jon Bon Jovi立即看到了這個樂團的吸引力,他拒絕了在一部電影當主角的契機而全心全力的投入了音樂的領域。他們的第一張專輯是在一連串的巡迴演唱會和幫一些樂團Scropions,Whitesnake,Kiss暖場後,7800 Degrees Fahrenheit這一張專輯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出現,樂團也被認定為重金屬搖滾樂團。這張專輯平凡只是燃燒了他們的輕蔑意識型態,完全反應了他們當時的風格,Slippery When Wet隨後推出,雖然專輯在1986年的八月發行它卻在1987年是一張銷售量最大的搖滾專輯,專輯裡的三首歌'Wanted Dead Or Live''You Give Love A Bad Name''Living On A Prayer'均上了美國排行榜。當New Jersey再推出時,包括了'Living In Sin'這時Jon Bon Jovi也己經展露出將來要獨自出專輯的成份,在樂團的暫時退休之前,1989年樂團均在巡迴演唱會之餘,Jon Bon Jovi己開始專心製作他個人的專輯和第一次的參加電影的演出。1990年Jon Bon Jovi推出了個人電影專輯Young Guns2,均在英美排行前三名。隨後他重新整合Bon Jovi推出了Keep The Faith,讓評論家和歌迷足足等了四年之久才發行這張專輯,之後1994年的Cross Road又以一首'always'獲得了成功,這時又有傳言起來 Huey McDonald 取代了 Such 。1994年推出的 These Days 是一片很傳統的芭樂音樂Pop Rock和Party Rock專輯有收入了'This Ain't A Love Song'。

2000.9.14
搖滾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