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的線上LP專賣店,
我們有超過萬片庫藏, 千餘種罕見品牌於線上交易. [訂購需知][LP唱片目錄][有趣的文章][音樂收集者的連結網站][聯絡我們][Q&A][古碟論壇] |
今天你有什麼新發現 柯頌µ3晶體唱頭擴大機 *這次出國總算帶著最新一期的音響論壇(第161期).在機上,當我看到劉總編CES報導第173頁時.我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怎麼會這樣!!原來Mark Levinson離開Cello後創立Red Rose Music.其中一款晶體唱頭擴大機(圖128),不就是我要賣的柯頌µ3.從一模一樣的外殼,我很確定Levinson請科頌代工.這也解釋為何Red Rose的產品比Cello便宜的原因. *錄音師也有靠邊閃的時候: 每個人都知道RCA的唱片大多會標示製作人與錄音師的名字(沒標示的也許是他們對錄音作品不滿意吧!).可是你知道嗎?幾乎所有單音唱片,RCA都不標製作人與錄音師的名字.我個人猜想這是他們維護聲譽的保留做法.很聰明吧! *福特萬格勒的貝多芬第九: 我賣過的單音唱片中,福特萬格勒的貝多芬第九是最暢銷的.這個錄音是1951年當拜魯特音樂節( BAYREUTH)重新開幕. 福特萬格勒指揮以下的陣容的實況錄音SCHWARZKOPF/ HONGEN/ HOPF/ EDELMANN/ BAYREUTH FESTIVAL ORCH & CHORUS.雖然這個錄音在1951年完成.但福特萬格勒(他死於1954年)卻沒有活著看見它出版.實際上福特萬格勒並不希望這個版本出版. 當初在7月29日錄音完成並製成母帶後.福特萬格勒並不滿意他的演出(一個可靠的說法是:因為自1937年福特萬格勒為EMI錄音都是在錄音室完成.所以福特萬格勒習慣錄音室錄的聲音.反而聽不慣現場的聲音).所以他要求EMI不可以出版這個錄音.而EMI也完全順從大師的旨意.(其實是當年EMI的目錄中已有TOSCANINI及KARAJAN的錄音.所以也不是那麼急迫.) 不過WALTER LEGGE仍然等待機會為大師錄製貝九的LP版本.結果在1954年瑞士的LUCERNE音樂節大師指揮LEGGE擁有的愛樂管絃樂團.終於再次完成貝九的錄音.不過這次不只大師不滿意,大部分參與演出的藝人也反對出版.LEGGE如意算盤雖然仍然失效. 不過三個月後大師過世.在取得大師遺孀的同意.最後敲定於1955年底出版拜魯特音樂節的版本.(編號ALP1286/1287兩張LP.有趣的是當時可以單張購買.) 我感興趣的是:以大師的老練加上愛樂的素質,1954年那個版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單聲道與立體聲唱片的封面: 我有一張唱片,是CONNOISSEUR SOCIETY出版由MORAVEC演奏CHOPIN: NOCTURNE VOL 2.與VOL 1比較這張唱片會貴一倍以上.貴的原因是:封面是半身裸女在戲水.在60年代甚至流行樂都很難接受這樣的尺度,何況是古典界.這類的唱片另一個有名的例子,我忘了是哪一個牌子(好像是London).曲目好像是天方夜譚.STEREO與MONO版本封面有一些差異.STEREO是一位女性舞者服裝整齊擺弄舞姿.MONO版姿勢相同,但是卻裸露半邊酥胸.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發行年代在立體聲開始,流行唱片公司在市場考量,為照顧MONO族及有效熱賣的兩手策略吧. 流行樂最有名的例子是John Lennon與洋子的Two Virgins專輯.這張唱片當初發行時出版商被迫回收.因為封面是Lennon與洋子的裸體照(全身的).後來出版商特地為這張唱片加了一件衣服.讓我告訴你這是1968年的事情. *有關ARGO的錄音: 早期的ARGO正版片不太列錄音師.可是你知道嗎?只要那張唱片標明錄音師是誰,咦!!!奇怪!!!那張唱片的音效就會為人所注意!!!不曉得是否是評論員偷懶的結果?我注意到國外對PHILIP JONES BRASS ENSEMBLE的演奏及錄音都相當激賞,我放了他們其中一張有列名錄音師.果然音樂性與錄音都沒話說!下次注意一下吧!!! *有關於唱片內標: 許多人相當關心唱片內標,因為他顯示出這片唱片的版本,也就決定這張唱片的價值.但是我們每次仔細觀察檢視,你可曾注意過兩面的內標貼的方向常常不一樣.你一定會說這是當然耳,因為那對音質及價值沒有任何影響.人家EMI ;DECCA貼的歪七扭八,唱片還不是賣的很好...... 現在請你把DGG的唱片拿出來,打開他,咦!果然兩面貼的十分工整且精準,佩服吧!如果你有他家40,50及80年代的唱片,我的天哪!!!每一張都是一樣.五體投地吧!!! 就一個從事品管超過十年的我來看,我會覺得這家公司的每一分子都是認真的把音樂當作事業. 過去五大廠如今安在,寶麗金(Polydor/DGG集團)獨強.
*Lewis Layton的錄音補遺: RCA當家錄音師,每個人都知道是Lewis Layton.他錄音特色是音場開擴;管樂犀利.可是你知道他不但錄古典樂(LSC系列),也跨刀錄了一些非古典樂(LSP系列).這不是什麼新聞!LSP系列人家Wilkinson也來湊一腳!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新聞!! 真正的新聞是:他替美國三軍樂隊錄了一些唱片(LSP2685-88),但卻使用Lew Layton的名字.RCA會請他錄這些唱片,我不意外!因為Simpson不是錄大場面的能手!但他為什麼要用Lew,而不用Lewis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許這些唱片的錄音稍差吧!(其實這不能怪Layton,你也知道軍隊使用的樂器,他們的樂器變賣,可能不及一般樂團首席樂器的零頭.嗓音嘛.......讓我們討論一下他們的雄壯威武吧.......) (以下網頁可以幫助你收集LSP系列中,屬於Layton; Wilkinson 或Bob Simpson錄音的唱片.http://www.deadwaxcafe.com/bobslist.asp)
*有關於唱片內套及Westminster唱片公司: 美國有一位收藏家強調:唱片的內套一定要保留,這樣唱片才有完整的價值.不過,在洗唱片機風行的今天.也有一項金科玉律就是:唱片內套要丟棄,以避免黴菌再度孳生.這中間的取捨就要看各位了! 不過有一些唱片公司,她們的內套與版本有關:眾所週知的就是DECCA/ LONDON的唱片,FFSS與FFRR的內套就是不一樣. 比較特別的是Westminster公司的內套.他家的內套材質是PE袋.這是50年代常用的內套材質,不足為奇!但是你知道嗎?她們的內套出廠前竟然是密封的.也就是說消費者買回家後,要用刀子割開內套後,才可以把唱片拿出來.很多人唸到這裡可能會認為 Westminster的唱片品質會很好!! 不幸的是:首先上述的設計帶來反效果!由於內套設計過大(利於切割)所以取用唱片很不方便,常常PE袋會打摺使的唱片與外套的粗造內層接觸.甚至有些人乾脆拿掉內套,我看過很多Westminster的唱片常常是唱片沒有內套孤零零的躺在裡面.即使有內套也是傷痕累累!!! 其次,即使你拿到一張保存的較好的唱片,他家射出的技術實在令人不敢恭維:顆粒;殘屑.使的唱片常帶一些背景雜音.這家公司全盛時期是1950年代,他家的唱片當時一張賣$5.99,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可以說高價位.但常常賣的不好,只有個位數字的Pressing.甚至通常推出沒多久價格就被腰斬!我一直對這家可以撐過1970年代的公司一直感興趣的是:這麼多不利的因素,為何他還可以存活那麼久?(發行了將近2000張唱片).有一點可以解釋:如果你有他家的目錄,你會發現他旗下的藝人相當死忠,例如Scherchen; Barylli; Vienna Koncerthaus Quartet; Badura-Skoda....這些藝人經由她們的發掘,很多人都老死於這家公司. 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她們錄音的技術獨步當時!我寧願稱此為Westminster之聲(她們稱為Nature Balance).雖然是單聲道錄音!但是如果你有機會聆聽的話,那種自然輕鬆的音色,會讓許多你熟悉的唱片公司汗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