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報 道 ![]()
|
《大明宮詞》背景資料 ﹕唐代的大明宮 唐 都 長 安 及 其 週 邊 地 區 宮 殿 甚 多 ﹐ 但 堪 稱 政 治 中 心 的 宮 殿 只 有 三 處 ﹐ 即 西 內 太 極 宮 、 東 內 大 明 宮 和 南 內 興 慶 宮 。 太 極 宮 雖 為 唐 都 正 宮 ﹐ 卻 只 不 過 是 唐 初 45 年 間 高 祖 、 太 宗 、 高 宗 三 帝 的 聽 政 之 所 ﹐ 興 慶 宮 也 不 過 是 唐 玄 宗 在 位 的 後 28 年 的 聽 政 之 地 。唐 朝 290 年 歷 史 中 ﹐ 絕 大 部 份 時 間 和 絕 大 多 數 皇 帝 都 是 在 大 明 宮 居 住 和 聽 政 ﹐ 所 以 ﹐ 大 明 宮 實 是 唐 代 歷 史 上 最 重 要 的 政 治 中 心 。 大 史 明 宮 位 於 唐 代 都 城 外 禁 苑 東 南 ﹐ 宮 南 與 京 城 北 面 相 接 ﹐ 因 在 太 極 正 宮 東 北 ﹐ 故 稱 東 內 ﹐ 始 建 于 唐 太 宗 貞 觀 八 年 ﹐ 緣 于 李 世 民 的 一 片 “ 孝 心 ” 。 李 世 民 通 過 玄 武 門 之 變 取 得 皇 位 後 不 久 ﹐ 將 其 父 李 淵 移 居 大 安 宮 ﹐ 至 貞 觀 八 年 十 月 ﹐ 取 都 城 北 龍 首 原 高 地 修 建 永 安 宮 ﹐ 作 為 太 上 皇 李 淵 的 避 暑 之 地 。 第 二 年 改 名 大 明 宮 。 大 明 宮 雖 為 李 淵 避 暑 所 建 ﹐ 李 淵 卻 並 未 得 以 享 受 ﹐ 因 為 貞 觀 九 年 五 月 他 就 病 逝 于 大 安 宮 內 ﹐ 大 明 宮 從 此 也 就 閑 置 起 來 。 至 唐 高 宗 龍 朔 二 年 ﹐ 李 治 嫌 太 極 宮 因 年 深 日 久 潮 濕 ﹐ 乃 重 修 大 明 宮 ﹐ 龍 朔 三 年 重 修 畢 ﹐ 唐 高 宗 移 居 于 此 。 從 此 ﹐ 除 唐 玄 宗 一 度 居 興 慶 宮 外 ﹐ 唐 代 諸 帝 多 在 大 明 宮 聽 政 。 至 唐 末 軍 閥 混 戰 ﹐ 大 明 宮 毀 于 戰 火 ﹐ 漸 成 廢 墟 。 歷 史 雖 然 沒 有 記 載 下 來 太 平 公 主 的 出 生 之 年 ﹐ 但 據 推 測 ﹐ 太 平 公 主 的 出 生 之 地 應 該 是 在 大 明 宮 內 。 不 過 ﹐ 唐 高 宗 重 修 並 移 居 聽 政 的 宮 殿 並 不 叫 大 明 宮 ﹐ 而 稱 蓬 萊 宮 ﹐ 至 咸 亨 元 年 又 改 名 含 元 宮 ( 含 元 殿 ) ﹐ 至 武 則 天 長 安 元 年 才 又 改 稱 大 明 宮 。 所 以 ﹐ 太 平 公 主 幼 年 所 居 為 蓬 萊 宮 ﹐ 少 年 所 居 為 含 元 宮 ﹐ 到 唐 中 宗 神 龍 之 年 以 後 ﹐ 太 平 公 主 真 正 施 展 其 政 治 才 干 的 舞 台 才 是 名 副 其 實 的 大 明 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