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 平 公 主 " 特 別 版


劇 情 介 紹




分 集 大 綱

精 彩 劇 照

太 平 樂 曲

演 員 簡 介

相 關 報 道

網 上 閱 讀

更 新 記 錄

訪 客 留 言




  長安城被連綿的陰雨籠罩﹐人們說這預示著上天將賜予大唐一個美麗絕倫的公主。在皇宮深處﹐皇后武則天卻被比天氣還陰晦的心情籠罩著﹐她已經懷胎12個月而無法臨盆﹐這使她深信多年前因權力鬥爭而被自己扼殺在襁褓中的女兒又回來了﹐她無數次在佛像前祈求女兒的諒解和寬恕。當唐軍將士大勝突厥的喜訊傳來﹐公主終于降生在朝堂之上。這奇異的經歷使高宗皇帝李治認定女兒的降世為天下帶來了好運﹐當場賜名為“太平公主”。由此﹐一個女人瑰麗而坎坷的一生開始了。

  武則天從太平降世就對她傾注了特殊的關懷和寵愛。當哥哥們在權力的陰影和母親的威嚴下戰戰兢兢生活的時候﹐太平卻體驗著皇室所能給予一個女人的全部榮耀、美好和高傲﹐她一生的悲劇也就在這幸福的童年中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14歲的太平第一次出宮就在上元燈節的假面狂歡之夜邂逅英俊武士薛紹﹐從而墜入少女的初戀。武則天出於對女兒的溺愛﹐掩蓋薛紹已婚的事實﹐暗中賜死了薛紹的結髮妻子惠娘。經過幾年痛苦的婚姻生活﹐薛紹懷著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決心以及對太平不可抗拒的尊敬和好感迎向太平手中的利劍。

  薛紹之死令真相大白﹐太平第一次認識到權力的可怕和母親的專橫。而此間﹐大哥弘 意外死亡、二哥賢的被逐、三哥顯被廢﹐都加深著母女兩人之間的誤解﹐長達數年的冷戰開始了。

  為了對抗母親﹐太平違背聖意嫁給了善良、魯鈍而無能的武攸嗣。武則天不但不惱﹐反而降旨賜予她權力﹕隨時隨地可以休夫。太平開始痛恨自己生在帝王之家。武攸嗣因研製春藥有功得到武則天的寵信﹐也因為春藥的緣故發生意外婚外情﹐自覺有愧於太平﹐畏罪自殺。

  歷經兩次婚姻的失敗﹐太平心灰意冷﹐她把熱情轉移到皇朝的政務之上。她曾被母親的博大胸襟和濟世情懷所感動﹐幫助武則天力排眾議﹐使之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太平還以自己的智慧結束了惡夢般的酷吏制度﹐武則天為此封她為監國大公主。

  由于太平過於注重感情使得她難以應付政治鬥爭的冷酷和險惡﹐她的政治生涯受到巨大挫折。這時﹐一個長相酷似薛紹的男人──張易之闖入了她的心。洞察一切的武則天識破了張易之利用女人來滿足個人膨脹私慾的真實目的﹐施計謀將張易之從太平身邊帶走。太平的內心自此對愛情關閉。

光陰茬再﹐年邁的武則天也在權力之巔體味著人生的虛無與幻滅﹐身為男寵的張易之被慾望引向瘋狂﹐試圖利用武則天的失落感篡取政權。在這危機的時刻。太平再次顯示了智慧與果敢﹐帥兵一舉粉碎了張易之的政變陰謀﹐並勸服母親將江山還政於李家皇子李顯。

  太平在與母親的恩怨爭鬥中第一次贏得了勝利﹐而武則天臨死前的一番動情陳述﹐終於化解了兩個人長達數十年的誤解與怨恨﹐母女倆抱頭痛哭。

  太平的政治威望達到了頂峰﹐她與皇嫂韋氏的矛盾因此逐漸顯露。身為皇后的韋氏企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但她卻缺乏武則天的智慧與胸襟。中宗皇帝顯無法忍受韋氏的專橫﹐尤恐江山毀在自己手中﹐欲意把皇位讓給太平。韋氏偕同女兒安樂公主喪心病狂地毒死了曾經患難與共的丈夫顯。太平忍無可忍﹐經過一番殊死搏鬥﹐韋氏家族伏誅﹐大唐江山再次被太平拯救。

  似乎一切風波己經過去﹐但是權力鬥爭這個皇室生活中的惡魔沒有就此消失。薛紹的遺子薛崇諫、太平的四哥旦、侄子李隆基這三個太平在世界上最後的親人﹐為了皇位互相殘殺﹐最後只有李隆基僥倖生存下來。

  李隆基向太平袒露了自己對她超出姑侄之情的深深依戀﹐同時認定太平是自己稱帝的唯一潛在威脅。面對李隆基賜予的一尺白綾﹐一生被權力和情感困擾的太平徹底絕望了﹐她在回顧了自己瑰麗卻又不幸的一生之後﹐懸梁自盡﹐孤獨地死在大明宮深處。



「大明宮詞」主頁

「戲說人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