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業
日記
生命日記
閒記
月報
 新聞事業
我報
數碼相片
 研究事業
學報
統計月報
 娛樂事業
音樂
電影
網上娛樂
 玩笑對象
玩笑對象新聞
玩笑對象資料庫
 旅遊
專業旅遊考試
旅遊回憶
 真我榮譽
 
 昔日網頁
 
 真我連結
 

我的閒記

2003年3月

 拖鞋 3月6日


拖鞋, 是一件十分神奇的發明, 它不但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更美化了人們的外表, 縱使很多人覺得穿拖鞋十分醜怪。

我小時候, 不知怎的, 對拖鞋已很有興趣, 常嗅嗅它的味道, 又嗅嗅自己雙腳的味道以作比較, 才發覺拖鞋其實比雙腳更加臭, 因而, 對拖鞋開始充滿興趣, 後來更「研究」拖鞋的外型特徵和其牌子, 可見我對拖鞋已有一定的認識, 故在此大談拖鞋, 實不為過。

拖鞋, 最常見的不乎有以下三大種: 人字拖, 膠舖面拖和密封拖, 當中, 以前二者最為普遍使用。

拖鞋是有季節性的, 在夏天的時候, 穿人字拖的人會比較多, 而在冬天的時候, 則較多人穿著密封拖, 尤其是毛毛型那一款, 聽說那可以替雙腳保暖。

拖鞋也有社會階級的意義, 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 穿人字鞋的人比較貧窮, 因為人字拖一般來說也是比較便宜的, 而穿毛毛密封拖鞋的, 相比之下則富有得多了, 因為毛毛鞋的價錢, 不是一般貧民願意、值得花費的。

拖鞋還有其藝術價值, 大多數的人對拖鞋也存有一種鄙視的心態, 認為這是骯髒的, 不潔的, 低賤的, 不足一提的, 卻忽略了化的獨有的藝術特色, 試問世上有那一件藝術品可以像拖鞋那麼樣外型趣怪, 單單看人字拖, 其兩條色彩鮮明的帶子, 在鞋皮的中心頂部向下兩邊彎彎地, 有姿勢地伸延開來, 完全是一種難以仿傚的線條美。 至於膠舖面拖, 一塊不厚也不薄的膠面曲曲地倚在鞋頭處, 看像一艘帆船, 遠看則似一座藝術館, 確實為獨特的風格也。, 至於密封毛毛鞋, 更不用說了, 毛毛覆蓋面可以任意貼上、畫上、縫繡上各式各種的圖案, 任由發揮, 其覆蓋面的顏色又可以與鞋底板作不同配搭, 造出來的外型又夠得意獨特, 實在是靈活多變藝術品。

拖鞋何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這個問題易答得很, 試設想一下, 若然沒有了拖鞋, 雙腳天天走路時那種如此殘酷的磨擦, 會對雙腳造成慘不忍睹的損害, 故此, 有拖鞋, 不但方便, 易穿易脫, 而且可以保護雙腳的健康, 又可以美化自己的雙腳。

諸位讀者, 您們對拖鞋的認識又有幾深呢?

 

 忘記關水喉 3月10日


近日, 我經常在用水後忘記關上水喉, 導致大量食水遭到浪費, 也給家人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以為我這樣做是故意的, 其實, 我忘記了關上水喉, 是我最近因常夜睡以致精神不太好以及做事不能集中精神的綠故, 與作對並沒有關係。

我夜睡, 已經不是最近的事的, 早在我中五開始, 已經出現夜睡的習慣, 當時, 為了應付繁重的考試, 於是日以繼夜, 甚至是徹夜不眠地溫習, 考完會考後, 因生理時鐘早已適應了這一種夜睡的習慣, 反而不能早睡, 這個現象一直延續到升大學之後, 情況便更為惡化了。

以為升上大學以後, 少了考試的壓力, 睡眠的情況應該可以有所改善, 怎料, 情況不但沒有改善, 反而是變本加厲, 白天陷入疲勞和睡眠的狀態, 晚上便是精神奕奕, 因為白天已休息夠了, 故此, 夜一點睡也沒有大問題, 甚至常有早睡會睡不著的感覺, 遲遲才上床, 翌早起來當然是十分疲倦的了, 於是又在白天滿有睡意, 白天睡, 晚天工作,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週而復此, 久而久之, 終難以扭轉。

其實, 我也曾經嘗試過早一點上床, 看看能否調整(正常化)我的生活規律, 但每每發覺, 這是不可行的, 原因很簡單, 心理時鐘已經給扭曲了。我的身體現已不能適應我以前或一般人的早睡早起的生活規律了, 經過這三、四年來的生活扭轉, 我已經適應慣了這種扭曲了的生活規律, 現在要我一時前睡覺, 我恐怕是睡不著的。

除了這點之外, 我白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例如寫作, 我每天差不多花了三分之一的非睡眠時間在此之上, 但白天多數又提不起精神工作, 唯有拖到晚上才開工, 這自然會使我有越來越嚴重的夜睡的習慣了。

其實到頭來, 只要白天我甚麼也不做, 或能做少一點兒, 那我晚上盡量迫自己早點入睡, 那自然可以很容易地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可是, 我不想這麼做, 明知挨夜是對身體沒有甚麼益處的。

這是因為, 我愛寫作, 我愛在晚間工作。

 

 壞機 3月16日


上到大學, 很多時也要寫論文, 一年級的時候, 不太多論文要寫, 但上到二年級, 幾乎每一科也要寫論文, 一個學期平均要寫上三至四篇論文。當然, 畢業前還要寫畢業論文才能通過畢業一關。

很多時, 別人, 甚至我自己也以為, 我那麼喜歡寫作, 寫論文應該是一種樂趣, 是輕而易舉的事吧! 其實, 我是不太喜歡寫論文的, 即便我每天也要執筆寫作, 但一聽到要寫論文, 內心有點擔憂和恐懼。

要明白, 論文和普通的寫作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形式上也同屬於寫作, 但兩者的性質卻不一樣。我平日的普通寫作, 是屬於文學類別, 如最具代表性的日記、閒記, 這類文體也是一種文學的表現, 作者要利用文字表達事物和情感, 是一種活用文字的藝術。 日記是記事, 閒記是記情(近來多開始記理), 生命日記是記感受, 它們同樣也是表達人,物,情的文學藝術, 雖然本人承認自己這些寫作不是寫得那麼好, 但至少也是一種文學藝術。

但論文, 即使是文學科門的論文, 也不是一種文學藝術, 而是一種學術文體, 學術文體的性質, 旨在對於一門學問的綜合觀察、實驗、分析、判斷等研究成果所發表的文章, 具有很濃厚的學術性質和意味, 簡單的說, 學術論文只是要求把世間事物或現象陳述出來, 而陳述的方式一定要追求客觀、真實和精確, 有些科目的論文更要求要有貢獻,創新。寫文學作品,作者往往要加入一些個人情緒或運用漂亮和文句修辭,但寫學術論文,作者(通常稱寫論文的人為「學者」)必須要取理棄情,論文中不容許有任何個人的主觀情緒和情感,只准說理,而且其格式和文字表達的的要求也十分嚴僅,不容許有自我、創新的寫作風格,列點說明、組織層次、注譯引文等要求更是從一而終,違反了的話,即使內容寫得有何吸引,也恐怕會成為一篇不合格的論文。

另外,寫論文和寫文學作品最大的分別是,寫論文是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學術研究和綜合分析的過程,是研究的成,但普通的文學寫作, 則沒有這種要求, 很多時也是即興的,是發自一時內心的情感所短暫回億某一事件而寫成的, 故此, 在寫作的動機上, 兩者也大有不同。

至於用途上,論文和文學寫作也有明顯的分別, 寫論文, 目的是要發表學術研究成果及發現, 是要讓其他或後來的學習作為學習、參考、或進一步研究之用, 論文也是用來增加學問內容, 現代很多學問的定理、解釋, 也是來自於古今中外不同學者的論文, 經過一連串的實驗觀察研究, 產生出無窮無盡的結果來, 給後世學習, 甚至從而成為道理。寫論文, 是抱著一種以學問目標, 為追求、創新和解答學問而成的文體。但寫文學作品, 往往只是為了抒發個人情懷, 又或只是記述一件事情, 又或是想描寫一件事物, 表達個人的體會為主, 主要是以自娛為目的, 當然, 現代有很多作家也把自己的文學作品發表, 例如小說、散文、詩歌等, 這只不過是他們的胸襟較為遠大, 娛已也娛人, 又或者最多只是啟已也啟人, 但與學問、知識研究的關係不明顯, 對知識的開發更加沒有作用, 但對於心智、精神的培養, 以及對某類事件的體會或認識, 比論文更為莫大。

我愛寫作, 但不愛寫論文, 也許, 兩者是不能並排一起作比較的。故應該說成: 我愛寫文學作品; 我不愛寫學術論文....除非, 是真我的學術論文。

 

 簡體字 3月18日
簡體字是一種新的字體, 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文化。在中國大陸解放後才出現, 當時, 中共政府為了提高訊息傳遞的效,而推出簡化傳統中國文字的簡體字,當時, 本港不受中共政府的管豁, 而沒有流行這種新興的文字,故此,本港人對簡體字的不認識或抗拒,是可以理解的。

要本港人認識和接受簡體字之前,先要向本港人介紹這簡體字的好處。現,在我便會不遺餘力地向大家介紹簡體字的好處。

簡體字有甚麼好處,最容易令人理解的是它的「簡便」,簡體字的設計,其實是十分精心的,把繁複難寫的筆劃盡量省略或者簡化,從而提高書寫的速度,總的來說,簡體字的筆劃會比繁體字的少三至四成,有些甚至會少十分之一,書寫的時間大大減少了,效率自然大大提高,這對辦工事也好,辦私事也好,總有其好處。

其次,簡體字是一種文化的產物,是新中國的象徵,學習簡體字不僅是活用在書寫上,也可以感受和體驗多一種文化,只是一味應用和欣賞自己的文化產物,未免太淺狹了,這正如有些人學習英文一樣,也是想接獨一下西方的文化。學習和認識簡體字,是可以更加了解新中國的新文化。即使你喜不喜歡中國共產黨,我們和新中國的關係實在太親密了,不得不去認識她和她的新文化。

認識和學習簡體字,也是有利於知識和資訊的增長。因為中國地大脈博,人口眾廣,文化出版事業自然無處不在,無所不包。不認識簡體字,如何可以閱讀那麼多富有知識及資訊價值的的國內文字資源呢?不懂簡體字,看不懂千千萬萬本大陸出版的書報刊物,錯過了那麼多的資識,那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啊!

有不少人,包括我的弟弟,覺得簡體字很難看,不順眼,故完全沒有想過去學它們,甚至不去接獨那些用簡體字寫的書報刊物。我覺得他們實在太不懂欣賞簡體字獨有的藝術價值了!簡體字表現出來的藝術,是一種高速現代化的解放後的新中國的特色藝術,這種藝術可以充分體現出中國在這半個世紀以來的急速進步,與傳統中國繁體字的保守和古舊的風格截然不同,在中國大陸,用簡體字才是潮流,用繁體字是落後,也許這是有些政治的意識形態所形成的感觀,但單從簡體字來看,其筆劃的簡單,可以體現出中國人漸漸求效率和進步的風格,也暗藏著中國在不斷求變的社會文化特色的意韻。我不是一個大中國主義的人,也沒有意鼓吹新中國,只是想從比較理性的角度說明,在當今情勢下,有認識新中國,或者現代中國文化的必要。

其實,簡體字一點也不難看,也不難學,更不難寫-話明是「簡」的了,只要從以上提到的這幾點嘗試去欣賞簡體字,保證你很快學懂!我當年只花上兩、三小時,便完全學會了簡體字,問題不在簡體字本身能不能提起你去學習它的興趣,而是在你肯不肯去接受、肯不肯去學。至少,學習簡體字,定使你終身受用。

 

 藝術家 3月22日
很多人也認為,藝術家是十分自我的,即使我未曾與任何藝術家有過真正的接獨,也深認同這一句話,因為,在我眼中,藝術家的而且確是這樣的人,他們給予別人的印象總是冷酷的、目中無人的,甚至是深不可測的,藝術家總叫人對之退避三分。

藝術家之所以有這麼古怪的性格,其實是有他的原因所在的,要明白這一點,先要明白何謂藝術。藝術是一種表現個人情感的活動,通常是一種重感性而輕理性、甚至是無理性的活動,經常或精於從事這種活動的人,便稱為藝術家。

藝術有很多方面的表現,由繪畫、雕刻、書法,到音樂、詩詞歌賦到戲劇,通通也是藝術,無論是畫家、雕塑家、書法家、音樂家、詩人、演員,也可稱得上是藝術家,(現代的歌星、演員又名Artist,完完全全是藝術家的名稱)其實,他們所從事的各方面的藝術,歸根究底,也是以不同的形式來表現他們或其作品主題的情感而已。

先說繪畫、雕刻這些比較直接的藝術,畫家、雕塑家們,總是在他們的作品上深切表現他們在某個時間,某個場合,對某種事物的感情,如畫肖像的人,必然是對那肖像的人物有深刻的、獨特的感情,才會以他為主題來刻劃,畫家畫一個風景,他對那一個風景的地方或意境一定有獨特的體會,古希臘雕塑家更喜歡雕塑裸體肖像,這又是另一種我們難以預計到的情感了。畫家和雕家們對他們的對象的感情,是誘發他們創以該對象為主題的藝術的動和靈感的來源。故他們在情感上較為自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書法家所在書法藝術中所表現的情感,又是另一種的了。他們往往是把內心的情緒,不論是喜是悲,活法在書法上文筆扭動的形態中,中國的書法最能表演出這一點來。例如一篇龍飛鳳舞的書法,可以反映出書法家當時是興高采烈的,或者是魂魄飄忽的,或者是壯志軒然的,當然,從書法上了解書法家當時的情感比較難,因為書法家的情感相當複雜,難以觸模,故他們的作品,可能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理解。

音樂家創作和演譯音樂,完全是要把感情投放進去,才能有出色而深刻的表現。他們寫的樂章,他們演譯時的七情六慾,完完全全是根據他們的情感而流露出來的,它們沒有法則,也沒有依歸,情感的變化可以是無限的。

戲劇也是一樣的,編劇的人,一定把感情投放在戲中,除非那是寫實的戲劇,否則,沒有情感投放其中的戲劇決不會好看的,因為觀眾根本無法被感動,不論是喜、是悲、是令人憤恨、是人感到驚懼的,這些觀眾的情緒,總是要戲劇經過感情的融入方能表現出來。

以上所談,也是要說明藝術家其實一種運用個人情感的職業,而情感又是一些十分個人、只有自我才能體會到產生的事物,故此,藝術家實在有其自我的性格,也是因為他們對內在情感的過份追求而已,口要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對藝術家的自我的古怪性格,也不會那麼難理解吧!固然,藝術家只強調個人的性格,是很難令人親近和相處的,但我們也不應帶著有色眼境去看待他們的了!

 

 英文報紙 3月27日
記得在預科時,我曾訂了一年的英文報紙, 學期初, 還滿心歡喜地以為訂了英文報紙後,學期尾英文一定大有進步, 可是到了學期尾,英文不但沒有進步, 還像有點退步, 這滑稽嗎?

其實, 這種現像之所以發生, 不要亂以為看英文報紙會看壞人, 又或者英文報紙太深,我不懂看, 故沒有收獲, 其實,問題是出於自己身上。

英文報紙難看嗎, 其實一點也不難看, 以新聞版為例, 用字不是十分艱深的,句意也是心較簡, 這是因為新聞的用意是要以簡短,直接的文字把事件撮要地敘述出來, 故此, 文句一定力求簡潔, 若然要我從英文新聞或英文文學小說中作選取的話, 我一定選新聞, 因為新聞比文學小說一定易明白得多。

先以其新聞版排除了大家對英文報紙錯誤的恐懼之後, 便要開始談談英文報紙的好處了。

看英文報紙學英語, 其實和看中文報紙學中文一樣, 也是十分有效的, 只要你略為懂得看的話, 因為, 一份報紙的題材包羅萬有, 其所涉及的辭匯自然也是很多方面的, 故此, 閱英文報紙學辭匯是最好的方法, 反而, 看期刊學辭匯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因為期刊多是專門性的報導, 經常看同一款期刊大多數也只能學到那本期刊所涉及的圍詞匯,所包含層面始終不夠報紙廣泛。

此外, 報紙上所寫的文字, 通常也是比較通俗的, 別以為通俗不好, 其實,在英文來說, 越通俗越好, 因為現代英文講求精簡通, 不愛用太深的字句來表達意思, 因為,在西方工業社會中, 溝通、用字也
講求效率, 故此, 通俗簡潔的溝通是最有效率的表達方法, 報紙上的文句, 往往能做到這一點, 也是目前西方社會普遍使用的表達方式.

英文報紙, 不只是有新聞的, 它還有多有趣地方, 老套些說, 不愛看長篇大論的英文讀者, 也可以看一看英文報紙內必有出現的漫畫, 看圖讀英文,理英文和學英文的確比看文字有趣和活潑得多, 但要記著, 漫畫是文學、藝術的一種, 其用字一定不會俗, 這和中文報紙上的也議員之類通漫畫恰好不同, 故英文報紙上的漫畫反而較難明白, 或可以這麼說, 要先明白他們某方面的文化, 才可以理解到們的漫畫.

看新聞是閱英文報紙最低層次, 卻是最重要的部分, 若高層次一點, 大可以看它的社論, 這是一些學者、政府或議員所撰寫的, 由於評論要有理據, 講求文字的克勁和說服力,故也是比較難理解的, 連英文新聞也看得不好的人, 就別想可以清楚, 徹底地理解英文社論了, 閱讀英文社論, 不但學到更詞匯, 更可以從中幫助英文寫作, 因為社論的字句也富有特色, 轉轉接接以求加說服力或吸引力.
報紙裡更有不少專題,和中文報紙一樣, 專題是最長篇大論的部分,但文字多而不難,而且, 報紙專欄好處是天天的題材不, 如今天講科技產品, 明天講美容, 後天講旅遊,那未, 一天內可以集中學到某一範疇的詞匯,加深印象,而每天也是不同的,日積月, 學到的詞匯多而精.

其實,一天一份英文報紙在手, 是每一天的福氣 每天也可以有效地,簡單地,準確地學習英文,不就是只有英文報紙才能做到的嗎?

 

(c) 2000-2004 我的網頁 保留版權


雅虎香港
雅虎電郵
Yahoo!
Webct
CUHK FTP
Boxup Music
嗜書成狂
倪匡小說收集站
全線大搜查
有線電視節目表
香港電影網

Webshot
Geo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