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連續第四年去參觀香港書展,雖然要付20元價值不菲的入場費,而且又擠迫,在內迫上大半天也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但我為何仍樂此不彼地去參觀書展呢?這皆因我對書情有獨鍾,自問是一位愛書的人,對著那麼多的書,而且是年年不同的成千上萬類和版本的書,又怎不叫本人年年去踫場?
雖然我近年每一年也有去書展,但並不是代表次次我真的在書展滿載而歸,還記得第一年(2000年),我甚麼也沒有買到,第二年,只買了本蔡瀾,第三年,才開始懂得買書,一口氣買下了七本書,超過二百八十元,當中有大部分也是作為個人增值之用的。
其實,去書展,並不像去其他展覽般漫無目的馬虎地走了一圈便算的!去書展一定要有目標,突竟我最想買些甚麼類型的書呢?為甚麼要買這些類型的書呢?這些書我喜歡嗎?對我有價值嗎!要想清楚這些問題,知道自己買書的方向,才去買書,那便可以更加專心一致和毫無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去找書來買,例如我渴望語言,尤其是國語上的增值,那我最好便是買這一類有關語言的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