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回忆
日剧对我来说早已就不那么陌生了. 记得小学时候, 还未学过日语的我就能把"排球女将"的主题歌唱得很顺口了, 以至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打排球. 而今日真正的日剧, 所谓日本偶像剧要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讲起. 我很反感把现在的日剧统称为"偶像剧", 因为听上去象是把我贬入了十几岁的追星一族. 如果你也曾经看过那些上乘佳作, 你一定会与我英雄所见略同.
一部"东京爱情故事"开创了日剧的新里程碑, 莉香的名字和主题歌震撼过多少人, 在上海也是重播过不下三四次了. 那时的我在干吗呢? 竟然没看过此剧一集. 直到有一天开始我看了"莉香"(铃木保奈美)演的另一步反映友谊的电视剧"因爱之名义". 那时的我触动很深, 因为我身边也有一个如故事里一样的小团体, 从初中开始就建立起来的, 大家也离开了学校开始了各自的社会奋斗. 我迫不及待在看完全剧后, 热情洋溢地写了"因爱之名义"的故事概况, 发给了我的那帮朋友的每一个. 可是, 没有一人与我产生共鸣. 可想而知, 我们的那个集体也因为种种原因, 形如消失, 不如说我对它失去了信心, 我退出了.
可以说九十年代我看的每一部日剧都和我身上发生的故事一一相连. 以至于我回想到那些电视剧, 便让我回忆起那些往事. 还有的那部就是"星之金币", 是我在离开上海前看的最后一部日剧. 我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意识到日剧是一种成功的综合体. 剧情, 演员, 演技和音乐. 能被它吸引是不无道理的. 酒井法子演的哑女让我感叹她除了歌艺以外的出色演技. 这部电视剧的播放方式和在日本的很相似, 一周一集, 当时是在外文台播放的, 所以是以日语原声, 中文字幕. 每周日晚上十点我一定坐在电视机前看.
我妈妈也是此剧的忠实观众, 为了不影响收看的效果, 我们俩在两个房间各自看, 也不至于感动流泪时彼此尴尬. 有一个周日的十点前, 我突然接到来自远方男朋友的电话, 他告诉我他爱的不是我. 没有争辩, 我只是应了一声对他的分手建议. 随后我坐在床上, 静静的看完了一集"星之金币", 感受着食不滋味的郁闷. 从此, 酒井法子唱的"碧绿的兔子"和她的图片收录在了我的计算机里. 她也自然而然成了我的偶像. 来美国后我还是特地租了录像带看了"星之金币"的续集篇, 对于自己感动时哭得泣不成声,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至于没有看过那篇"东京爱情故事"我仍然耿耿于怀. 今年初夏一个上海的朋友来玩, 在讨论起日剧时, 她一再提到, "东爱"是她看过最精彩的一部日剧. 不能再等了, 幸好上课时的同伴, 一个比我小近十岁的上海女孩是个日剧迷, 日剧收藏家. 趁着暑假的课不那么重, 我在一个周末完成了"东爱". 于是感想又滚滚而来, 我开始了又一次迷恋日剧的新历程......
2003.9.9 16:06pm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