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前的必要准备 熟悉道路“游戏规则” 先“倒个带”,回想一下考驾照前所阅读的那本《最新汽车考照手
册》,在驾照考取后还记得多少书本中所提及的交通规则?我想大概只
剩下红灯停绿灯行吧。新领驾照上路的新手可能转个弯还会紧张到忘了
打方向灯,偶尔上高速公路还会想起未系安全带将受到高额罚款等。没
办法,人是活的路是死的,一眼望过去只是一片宽广的路面,对于那画
在地上的一节一节白线,也许只能说“看没看到”!
在众多交通意外事件当中,有许多纠纷均出自于变换车道所引起,
尽管交通裁决程序繁琐,一套实用的方法却能使许多可能发生的麻烦化
为乌有,那就是:“规规矩矩地变换车道”。
后视镜如同双眼 方向灯如同双手
驾驶人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紧张万分”的前方路况,可是车尾
这个空当区域若无时间照应,很有可能成为事故开端。现在车辆已经都
配备三个后视镜,而以前那种会将右门后视镜列为“选用配备”的现象
已不再多见,主因是缺少一面会严重增加后方的死角,使得车辆行驶安
全威胁性增高,就算您选购了一部无右后视镜的车辆,也要想办法加装,
否则自身与别人的安全的确堪虑。
一辆车上所装配的后视镜与方向灯,就如同人的双眼与双手一般,
少了一样几乎可以形容为“残缺之身”。原本监视车后方的视野已经很
小,要是缺了一边,掌握后方讯息比瞎一只眼还要严重。其实我们经常
可以在路上发现一些后视镜“折起来”的车辆,有时候也会“恰巧”地
跟在这种车辆后面,接着突然而来的转弯或许逼得您无处可躲,眼看碰
撞声与车灯破碎声仅在须臾之间即将发生,除了煞车恐怕也别无他法了。
为达到快乐出门、平安回家,身为驾驶人的您,不得不在出发前检视后
视镜是否需要调整,方向灯系统是否正常。
右后方死角大于左后方
转弯前先确认后方没车
老经验的驾驶人都会在转弯前回一下头,看一下后方之后再行转弯。
各位千万别认为这是“肉脚”或“菜鸟”才会有的举动,若曾经发生过
莫名其妙的碰撞,您回想一下,是否因为过于信任后视镜而发生的?其
实回个头不会浪费时间,重要的是回头之后,眼睛的余光能弥补后视镜
视野的不足。当尾随车辆在您的隔壁车道,而他车前的保险杠与您车后
保险杠对齐时,他车在您车后视镜上根本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从后视镜中无法完全确认后面那部车的位
置,甚至无法发现有车子跟在后面,而这时也惟有回头才能确定后方是
否有来车。有很多车主为了增加监视后方的视野,而将原本的镜子改为
具有“广角”功能的镜片,以便增加视野面积,这种方式的确可以减少
视野死角,但是在车多以及高速状况下,奉劝还是勤劳些,转个头可以
让大家有全身而退的机会。
转弯前先将车辆驶离主道
方向灯于六十米前打开
交通法规上有明文规定,车辆应于转弯前六十米驶离主道,而方向
灯也应在驶离主道前六十米处开始打开,两个动作加起来约在一百二十
米之间,如果对于距离没有概念,则可以用道路两旁电线杆距来作为依
据。通常三支电线杆之间的距离约在一百米上下,等于两支电线杆之间
就有约五十米的距离,如果已经确认转弯位置,则以转弯点往回推第三
支电线杆开始打方向灯,到了倒数第二支电线杆时将车辆驶向待转道,
若认为不保险,多支电线杆的距离也无妨,最起码会安全一些。
其实以相关单位公布的方法来做,站在安全立场上来说是不安全的,
因为那是指在“规定速限”内,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也“参照”此法,那
么每秒滑行近二十八米的距离下,一百米不须四秒即刻到达,而方向灯
闪两下之后即刻变换车道,当心隔壁座那位“警示器”又大发警报!所
以变换车道的距离与打方向灯时机是必须视速度而定的,就算方向灯闪
动过久让后方来车等得不耐烦,起码也引发他车驾驶的警觉性,因此在
变换车道前一定得打方向灯。
忘记转弯别因心慌而停车
下雨天犹须特别注意路况
有些车辆会在通过路口或匝道之后会突然停车,然后以倒车方式渐
渐后退,或者是在十字路口中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转或不转。以上现
象通常多出现于“外来车”身上。所谓外来车指的是外县市来的车辆,
这些平常少到贵宝地的车主,在道路识别以及地理观念上会比较迟钝,
虽然自己也想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但是影响到别人行车总是不道德,因
此当您进入别人的“地盘”时,不论对路况的了解程度如何,希望靠边
一点,以求得耳根清净(免于遭来一阵阵喇叭齐鸣的热情招待)。
发生错过路段或匝道,千万别因一时心慌而奋勇停车,就算车子已
经停在路边并不妨碍交通,也别企图以“倒带”方式将车辆倒退,若不
幸遭后车追撞或警察开单惩戒,花钱还算事小,万一在高速公路连命都
陪上就不值了。所以要是遇此情形,千万别突然打方向灯、踩煞车、然
后立刻靠路边停下,为了让后来者能享用顺畅的道路,建议还是绕点路,
在下一个出口处掉头。
下雨天的路况非常令人难以掌握和预料,平常看似平整的路面,到
了下雨天路上除了积水之外,行驶时可能会被原有的路面上的坑洞吓着。
没办法,国内道路品质一向如此,连老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暂且不论
道路施工与品质,下雨天除了道路因素,人为路况发生率也严重偏高,
车轮所卷起的泥沙夹杂在雨水当中,玻璃以及后视镜视野被严重影响;
为求个人隐私权而张贴的隔热纸,更是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再加百分
之五十以上的国人视力皆有问题,以看得到为准、看不到全靠运气的情
形比比皆是,因此注意玻璃与镜面的清洁问题也应多加注意。
坏天夜晚行车应谨慎慢行
深色车辆最好加装反光物
相信各位一定见过许多被撞凹门板的汽车,夜间行驶湿滑地面,大
灯光线会遭到镜面效应被反射,导致大灯所照之处光线昏暗,使辨识更
加困难。由于车辆玻璃装设雨刷最多只有前与后,而两旁车窗以及后视
镜则因水滴影响,容易造成视觉障碍,加上深夜行车,在四处光线昏暗
与大灯照射角度有限的情形下,驾驶人所聚集的精神也必须多出平常好
几倍。
在气候潮湿多雨雪时,照理说淡色系车身颜色可以增加夜间行车安
全性,偏偏目标显眼的黄色已成为计程车“制式”配备,但是大方且富
有质感的深色车却是国人的最爱,在视线极差的地方,光靠原来装在车
身上的几块反光板根本不够用,在此建议经常可能将车辆停放在阴暗角
落的车主,不妨装(贴)几个具有反光效果的装饰品,毕竟多个明显标
示也能提高其他驾驶人的警觉。
随着运动风气的提升,很多年轻车主也喜欢替爱车穿上一袭运动装,
例如:赛车后视镜、黑色角灯以及黑色尾灯组等。将这些东西装在车上,
若以美学观点,延长目光停留是必然现象;如果站在安全立场上,这些
可增加美观霸气的东西几乎与安全相违背。这种所谓赛车后视镜广角功
能受镜片面积影响,对掌握后方路况的实用性相对降低;而看起来会添
加侵略气势的黑灯处理,若是原厂产品本身即是深色处理,则灯光亮度
较不会受染色处理影响。如果阁下所使用黑灯组是源自于“DIY”或
是商请改装精品店“OEM”,那么灯光闪烁辨识难易度会变得相当高,
万一前方有状况需要紧急刹车,则看起来非常帅气的黑灯组极易酿成后
方车辆不慎追撞的惨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