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冰雪道路的行车安全 


雨雪天气,是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一个不利因素。雨后,不平的道路上会产
生积水或泥泞。北方冬季,雪后路面上还会结一层厚厚的冰,使路面变得
非常湿滑。路面上的物理变化,使汽车的附着能力大大降低,起步时驱动
轮滑转,行驶中会出现侧滑,制动时会跑偏和滑移,车辆变得难以操纵,
严重地影响着交通安全。

雨、水、雪、冰环境中行车,驾驶员除了集中精力、倍加谨慎外,还应采
取其它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安全行车。

一般来说,下雨下雪时出行,首先要解决视力障碍。出车前应认真检查刮
雨器、防雾灯、小灯是否能正常工作,若有故障,必须彻底修复后再上路
行驶。

泥、雪、冰路上汽车起步时,为防止附着力小引起驱动轮滑转,油门不能
过大,离合器应平稳接触,起步后要严格控制车速。雨大天暗时,可打开
防雾灯或小灯,以给前后车辆或行人指示。如遇前方有车,千万注意保持
较远的距离,一般为正常路面安全距离的三倍以上,以防患未然。尽量不
超车,必须超越时,应在前车同意并让行后选择适当时机超越。在没有中
间分界线的道路上,要靠中间行驶,以防汽车侧滑时造成险情。遇有障碍
或会车,必须先减慢车速,然后再靠边视情避让。要注意观察骑自行车的
行人,因戴雨具使他们的视力、听力受到限制。当汽车临近时,有的会惊
慌而滑倒,有的因避让泥水坑洼而猛拐抢行,从而造成险情或事故,因此
一定要加大与骑车人的横向间距。

为防止汽车侧滑,弯道打方向应慢打慢回,有情况要提前处理,轻踩刹车,
切忌急刹车。通过冰雪坡道,特别是下坡时,尽量避免使用制动,应该用
排档和油门控制车速。若必须使用制动,可间断地轻踩制动踏板,随时注
意修正方向,防止出现跑偏、侧滑和滑移。在山区行驶的汽车,必要时还
应在驱动轮上安装防滑链条或采用其它防滑措施。

夏天大雨之后,有些路段会产生积水,在通过不熟悉的漫水路段时,必须
停车观察水情,确认安全后采用低速档位匀速通过。涉水过程中尽可能地
不停车、不换档,这样可利用惯性驶出局部深水区,还可利用消音器的航
迹使其排气口短时间内不被水淹没。

多数汽车涉水后制动功能会明显降低,制动时严重跑偏。这主要是因为制
动毂内被水浸入,制动毂(盘)与制动蹄(片)之间有水,使其摩擦系数
降低所引起的/因此涉水后一段时间内不可加速快行,必须低速行走一段
路程。在此过程中,有意地轻踩几次制动,把制动蹄(片)与制动毂(盘
)接触面上的水挤出,并靠制动时产生的热能使水尽快挥发。值得注意的
是,在开始几次制动中也许没有跑偏现象,而后来制动中突然出现跑偏,
这是因为各个制动器内进水多少不一样。进水少的经几次制动后已挥发干
净。而进水多的尚未完全挥发,因而左右产生的制动力矩不等而跑偏。这
种情况不需要调整刹车,还应继续低速行驶,多踩几次制动,待所有进水
全部挥发、制动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正常行驶。

由于道路状况的变化,驾驶员的精力过于集中,往往容易产生疲劳。对长
途行车来说,应把握好时机,选择适当的地方停车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消灭事故隐患。

汽车在道路上所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只要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善于观察
道路特点,不断提高应变能力,正确掌握特殊条件下的操作要领,雨水冰
雪道路行车,照样可以完成好驾驶员的工作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