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兩個星期


都說際遇、人生本來就是很random,是奧祕。即使看來是精心策劃的事情,還得加上眾多因素都湊巧沒有任何變異,才會如你所願。

簡單如這樣說,生活本來如常,今天上班追巴士,沾沾自喜追上了,卻就是這架巴士,五分鐘後遇上交通意外。你沒有死掉,也沒有殘廢,只是從此常常頭疼,食指也不能活動自如。比起斷手斷腳,你簡直是完好無缺,但本來簡單的生活頓然變得艱難,一切得從頭學習與適應,可能要放棄差不多完成的MBA、也不能再玩心愛的牧童笛和吉他。其實過得這一關,就已經不容易。

遇上一個很捧的中文老師,可能激勵你長大了做作家;碰著一個猥瑣的日文老師,你從此nihongo ga wakarimasen(「我唔識日文」)。邂逅你的男朋友、女朋友,更加大單。

我沒有精心策劃我的人生,所以更感受到人生的randomness


1

四年在星記,從上班第一天我已經不大喜歡這間公司(當時是道記),久不久就想逃。反而今年感覺工作上漸漸成形,安定地上軌道,沒有致力另謀高就。

差不多從任何角度說,我都是一個很好的下屬,對上司要求不高,反而多加欣賞(無他,將身比己,做老闆談何容易)。很多事情我可以包容,但我憎厭受騙。我要知道自己甚麼價錢。一個偶然刮起颱風圓規,有空檔上網看米報,隨即送出電郵。圓規遠走,我便見工,一、二、三、拍板簽信。整個過程,剛好兩星期。

簽了offer letter,還掙扎了一段時間。老闆一副慘樣極力挽留,加上有另一位同事將於同一星期調走,又再加上弊部門由於老闆的「英明領導」,極有可能反過來統治星加坡弱勢的counterpart,「前途一片光明」。既然錢不是問題了,又捨不得一些同事,還有一些落過力、已打響頭炮的project因我離去要夭折很可惜,更沒有印過浪得虛名的(inflated title"Assistant Vice President Training"的名片,未想到雙糧與花紅這些災難性損失,已經很想再坐一會。

還是該走。起初只認為牙齒當金使,承諾就要實現。後來覺得感激新老闆相信我的potentials(我的經驗不是很relevant)對我來說是更為重要,至於我,也是時候走出comfort zone,迎接更廣闊的exposure,做一些更應做的事、學習更有用的技能、汲取更有意義的經驗,預備某一天貢獻社會(勁!)。

意料之外學了關於薪酬的第二課:擘大喉嚨嗌就有!寶貴的第一課是周廠長去年秋天醒我的,老闆的角度跟我們打工仔的果然大相逕庭。至於第二課的親身經歷,情況令我咋舌:假若我接受老闆的挽留,這九個月之內,我就加了三次人工,累積加幅達九十巴仙!須知我並非所謂revenue generator,只是一個平靚正、很有用的同事。

數目字這樣吸引,多謝周廠長、麥某、黃某的輔導、冷靜的分析,我沒有因為任何原因心軟留下來。當時實在心亂,反覆自問見錢開眼對不對、工作的本質是否服侍先於自我滿足、是否應該考慮別人(主要是老闆)的難處、我想我的工作專注在甚麼地方、我是否能受得住頻繁海外公幹的艱苦等等。直至現在,有些問題還是沒有答案,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順應生命的randomness,走著瞧。


1個和第2個之間

我慶幸我選擇了離去。因為當老闆興高采烈地go regional時,我發現有些人確實反轉豬肚很難看,又有些人不論樣貌學歷經驗職銜人工都比自己優勝,又口齒伶俐輕易搏人歡心,卻竟然亂刀插在我這種拍硬檔、成全他人、低調、不邀功的純情玉女背上。可怖的是在你面前甜言蜜語噓寒問暖,別過臉就變人狼。我對與這些人共事非常反感。我們這個曾經很好隊型、絕少紛爭的部門近來日趨複雜,並且很有解散的氣氛。早走早著。

話時話,信錯人會呻笨;但重頭來過,我還是有信錯,冇放過。事實上,老早人人都告訴我這個不是好人、又要提防那個,我會備案。正所謂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將身比己,我都不願意在人家搬弄是非、以訛轉訛的過程中成為受害者,直至親身領教(lie o野),我才會certify這原來是壞人;這方面,我很公道。

我還是很天真地認為信任與愛心能感動、或至少能軟化他人,使他們都「似人」多一點。我相信一個群體裡面,大家如能常常在別人背後說他們的好東西、欣賞的話,這個群體就會不自覺地互相建立,並且在不認識的人之間都default了一種信任與欣賞。這是Joe牧師的教導,我相信公司團隊也是如此。至於「坦白的責備,勝過暗中的愛」(箴言27.5)難度屬於十分,當我有衝動要在別人背後發牢騷的時候,我都會試圖實踐這一點。

是不是很傻?我選擇這樣。

認識我又知道我即將離職的同事、朋友之中有大概三分之一問我是不是去宣教(知道我曾經去巴布亞新畿內亞的人就問我是不是要到那裡去)。這算不算是-我多年希望得到的-呼召?真諷刺啊。上帝,別玩我了。


2

第二個兩個星期與天氣無關,卻是本人反覆無常的一個暫停。

畢業後常想進修,或是為轉行,或是為保持著學習的momentum,以及豐富一下自己,也多少為補償自己大學時沒有好好讀過書。很認真考慮過的有Clinical Psychology, Family Therapy, Linguisitcs, MBA, LLBMDiv(臨床心理學、家庭治療、語言學、工商管理、法律、神道學)。有些甚至曾經、或差點報讀。DipCS畢業已一年,是時候不該躲懶了。由於剛要轉工,未來三兩年大概還在這個行業,所以在MBALLB之間選擇了MBA

一直覺得自己對商業社會很無知,讀書又從沒讀過任何一個工管的課目,所以想讀MBA,卻因相信好的本地大學不會取錄我,而外地遙距課程只是亂貴,幾乎有眼耳口鼻都能畢業,有點不屑或不值。終於找到大鼻倫敦大學的MBA課程。由於收費合理,課程要求高,品牌靚,於是試一試。雖然過了截止報名日期,我的大學成績又實在「太標青」,理應沒有機會。但相信是referee夠份量,本來要一個月左右才知道結果的事情,神乎奇技,竟然幾天就搞妥。從我發現這個課程,到查詢、找referee、報名,到收到取錄通知的電郵,前後沒有兩個星期。有書讀,多謝上帝。

年紀雖大,還須趁僅餘一點點後生,做些艱辛的事。二零零零年九月初我開始一份新工作,同時開始唸中神的DipCS(基督教研究文憑)和中大的DTM(培訓管理文憑),依次完成,未死得。四年後的九月,我開始一份相信頗辛苦的新工作,兩個月後開始唸必定很艱難的倫大MBA,希望一樣唔會死。

如果讀書讀死,出trip遇難,只能說是奧祕,舊老闆不必高興,新老闆不必難過。

 


兄弟作兩個九月四日
回到荷莉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