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魚問題


小小新聞:
【明報專訊】多個世貿成員代表昨日就過度捕獵海洋魚類、破壞海洋生態的問題,
促請世貿制訂更落實、更透明的條例,以管制漁業補貼。
有成員形容,若達成協議,就能創出「三贏」局面,令到貿易、環境和發展進程都能受惠。
昨日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的聯合記者會上,
歐盟、美國、新西蘭、巴西、菲律賓、塞內加爾和智利的7國代表,一起促請世貿加強監察漁業補貼,
他們稱,已得到成員普遍支持,引致過度捕魚的漁業補貼需要禁止。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技、行業及經濟部門主任Monique Barbut指出,
全球有四分之三漁民,都在超出海魚生存發展的水平捕獵。
她指出,漁業補貼是鼓勵過度捕魚,引致魚獲大降。
她說,每年有關補貼超過150億美元,佔約漁業收益兩成。
菲律賓農業局長Domingo Panganiban指出,
由於人口增加和對魚肉需求上升,令菲律賓周圍甚至整個太平洋的海洋生態,受到日益破壞。
他引述研究報告指出,在2010年之前,亞太區對魚肉的需求量,
將會由1993至1995年的每年5800萬噸,增至8200萬噸,但該海域的魚產量未能配合這個增長。
他表示,發達國家的補貼令發展中國家的漁業受到損害,
亦強調在討論問題時,發展中國家應得到特殊和差別待遇。
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形容,今次是具突破性的談判,
因為這是世貿首次談論到不只關係到貿易公平的問題,也是對環保發展有直接關係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