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啓示錄 - ALAN VS LESLIE |
|||||
主頁 | 樂壇歴史 | 樂壇事件簿 | 經典大碟 | 經典人物 | 心水推薦 |
楚河漢界 - 譚張之戰 (3) |
|||||
譚詠麟在八四年七月推出的"愛的根源"大碟可謂破盡紀錄,無論口碑、銷量以及歌曲的流行程度,都超越了"霧之戀"。"愛的根源"全碟十首歌曲都流行起來,難怪今時今日劉德華、張學友都異口同聲地說,"從未見過一隻唱片內可以像"愛的根源"般,全部歌曲都大Hit了出來的"。其實今日聽回這張唱片,除了讚嘆超水準的曲詞編唱外,感覺簡直像是在聽一張精選唱片,因為內裡的歌曲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愛的根源、夏日寒風、愛在深秋、誰可改變、捕風的漢子、酒紅色的心、都市戀歌、我愛雀斑...等等更成為日後Alan演唱會中不可不唱的金曲。 八四年最暢銷的兩張唱片,全屬Alan所有,包括"愛的根源"、"以及霧之戀",令Alan風頭一時無倆。第三位的高銷量唱片,則是由甄妮的"再度孤獨"奪得。至於第四位的暢銷大碟,就是憑MONICA大受歡迎,我們的新紮偶像LESLIE同名大碟。當然,不能說漏了第七位的暢銷唱片,又是譚詠麟 - 84演唱會現場錄音大碟。 上回說到,華星為了避開Alan的"霧之戀"及"愛的根源",不斷把張國榮的唱片延遲推出,由八四年五月份順延到九月下旬,才認為是適當的時機。所請塞翁失馬,焉知非幅,想不到張國榮大碟的延期以及華星不斷派歌曲上台,反而增添樂迷買其唱片的信心,更促成Leslie第一首經典作品Monica的流行。LESLIE大碟甫推出,第一星期只打上了銷售榜的季軍位置(冠軍仍屬九連霸的"愛的根源")。數星期後,樂迷於電台聽到唱片的其他歌曲,發現碟內歌曲不但悅耳,風格與Leslie的唱功也有明顯的進步,便肯掏腰包買這張唱片,銷量漸漸地上升,亦在唱片推出後一個月,初嘗大碟榜的冠軍位置。 八四年的下旬,譚詠麟完成演唱會後,便忙於電影拍攝以及進軍日本市場,大部份時間不在香港。張國榮看準時機發力,一首一首的好歌在電台熱播,亦因華星與無 線(TVB)的關係,安排Leslie在各大型電視節目中獻唱,令其歌曲知名度大增。這張唱片由於經過數個月的長期催谷,Hit出了接近一半的歌曲,如H20,儂本多情,緣份,柔情蜜意,以及家喻戶曉的Monica。這樣的成績,除了Alan的兩張超級猛碟外,只有張國榮這張碟能爭一日之長短。 正如先前說過,硬要把張國榮和譚詠麟比較其實不大公平,八四年才首次事業上有起色的Leslie,只不過是一位從二、三線歌手剛攀升到二線頂一線底的位置,而平步青雲的Alan已是紅透半邊天的超級巨星了。一如所料,八四年尾的樂壇頒獎典禮,完全是譚詠麟的天下。單是TVB的四十首候選金曲中,Alan已佔了十首,認眞厲害。從那年開始,譚詠麟創下了不少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樂壇紀錄。據稱,一九八四年十大勁歌金曲總選,單計觀眾投票,譚詠麟竟然有八首歌曲入選十大金曲 (愛的根源、夏日寒風、愛在深秋、誰可改變、霧之戀、幻影,愛的替身,愛是這樣甜),但有關人物覺得這個一面倒的情况會令金曲頒獎典禮變成Alan的個人演唱會一樣,所以TVB音統會在評分上合法地令其他歌曲得以入圍;但Alan仍以大熱姿態取得三首金曲,金曲金獎,最受歡迎男歌星,最佳大碟等十一個大獎(註: 當年勁歌頒獎典禮只頒發十首金曲及十項大獎,不像今時今日的送出接近一百個獎項),聲勢一時無倆。至於張國榮,則憑一首Monica取得他的第一首金曲,邁向成名之路。 一九八五年,譚詠麟再創高峯,張國榮穩步上揚,張學友鋒芒初露,許冠傑再戰江湖,梅艷芳光芒四射,是香港開埠以來樂壇最精彩的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