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有投資股票的陳氏兩父子,老頭子近70歲,陳兄約40歲。近期股市興旺,某日在銀行股票部見陳兄,右手不斷輸入股票編號,大利市機不停報價。談到近期大市熾熱,恆生指數創新高破萬一點,落後藍籌創新高,陳兄說:「我老頭子手持十幾萬股新地(0016),早年買落,每股成本計只是20多元。真的不明白他為甚麼不在高位沽出部分套利,再找其他投資機會……長線投資亦不應如此!」陳兄不炒藍籌,嫌太穩陣,不及炒二三線股或窩輪過癮。
數日後在在街上遇見陳父,大家話題由本港經濟有復甦跡象轉移至股市上升,想起陳兄當日的一番話,問他為甚麼不把新地沽出套利,可待有機會在低位再買回來。
陳父面露得意之色說:「我已經一把年紀,子女都已出身,層樓又供完,賺錢來做甚麼?況且新地派息穩定,半年派息一次,夠我平時日飲餐茶有餘。」
陳氏父子的投資取向,這正是與不同投資目標有關,兒子買股求資本增值,老父買股求穩定收益應付日常開支。
況且陳父一日不沽出,永遠可以持有20多元成本的新地,永遠可以讓人羨慕,這份自豪,有幾多錢亦買不回來。可以預期,就算將來新地升逾100元,陳父亦不會沽出;只要股價持續上升,他的自豪程度亦隨之上升。
祝願各位讀者退休時,如陳父般生活寫意。
(10/9/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