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網上旅行隊的一次遠足——登獅子頭
行程: 黃大仙地鐵站 →沙田坳邨 → 獅子亭 → 獅子山 (495m)→九龍坳 → 望夫山 → 紅梅谷
同行者:撚皓、明章
2003年1月26日(星期日)
幾個星期前撚皓告訴我網上有旅行隊舉辦上獅子山頂的活動,邀約我去。於是立刻答應。
當日除了我和撚皓外,原來還有剛巧在港的明章。三人八時半在大家樂吃著早餐,剛巧坐在我們鄰桌的,正是這次旅程的領隊,可惜當時我們都不知道,沒有跟他打個招呼。
旅行隊九時半在黃大仙地鐵站起程,沿著沙田坳道往獅子亭走去。這段路其實已是寬闊車路,已甚好走,可是路太斜,而且沒有風景可言,確實令人氣洩。為了解悶,唯有唱唱歌:「……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著面前路,目標的獅子頭為何還未到?……」到了獅子亭前面的車路,領隊跟我們解講今次的行程,他更指出就算三歲小童,還是七老八十,只要注重安全,上獅子山頂也不是太難太危險的事。話畢,一行人又繼續向獅子山進發。
從沙田坳到獅子山要跨過雞胸山,本來在沙田坳道配水庫附近有山徑繞過雞胸山駁回麥徑五段,但該段路並非今次行程的路線,參加者無論何時都要依足領隊的指示和路線安排嘛!麥徑五段沿著雞胸山山腰行走,且屢經修葺,十分容易走。未幾到達雞胸山西麓與獅子山接壤的山坳,有路牌向南指著往沙田坳需時30分鐘。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那條山徑。繼續沿著麥徑走一會,又會見一路口,右方有大方形石塊一磚,上刻一些已看得不太清楚的英文。(原來這石塊是戰時用的坐標!)左方則有一支路上獅子山,路口有路牌指示。我們就從這條支路登獅子山。
這段登獅子山的路途雖然已經修葺過,但山坡太陡斜,確實費人不少勁。整隊旅行隊的團員魚貫地上山,遙遙望去,一定甚為壯觀。這段路雖然陡斜,幸好路程不太長,約十五分鐘便可到達山頂。
獅子山頂分為獅頭、獅身和獅尾。我們從剛才提及的山路上去,會到達獅身。獅身上東面為獅尾,西面為獅首。當局已在獅身通往獅尾的路口設置「前面懸崖勿近」的警告牌,呼籲遊人勿近。其實該段路就是以往登獅子山的熱門路線,從當年的竹園村(即今日37M小巴站)經傻人塔緩引至獅尾再登獅頭。麥徑開發後,沿麥徑上獅子山的人漸多;加上今日竹園邨的開發,令本來登山的部份路段已遭摧毁,漸漸令這條登山路徑被人遺忘。
獅子山上的風光可謂上佳了。站在獅子山頂,整個九龍半島盡入眼簾,東見鯉魚門,西見大嶼山,而港島羣山,在淡淡的煙霞中,恰如一道屏障,朦朧間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看見這種情景,忽然明白了小學讀書時所提到的「港闊水深」中,維多利亞港有羣山做屏障的優點。可惜的是,現今市區的發展和填海計劃,令維港再不闊不深,再過十年,恐怕變溝渠了。
在獅身逗留了一會,我們又往獅頭進發。人們常說獅山危崖,但當局現已在危險處加上欄杆和扶手,只要保持警覺,就不會發生危險了。
從獅身到獅頭的路只要走約五分鐘,需要跨過一個小小的石崖。登上獅頭需要手腳並用,但亦不困難。
我們在獅子山頂逗留了一段長時間,才發覺原來旅行隊已經離開了,我們便立刻起程追趕。我們經過九龍坳回歸亭也不作逗留,便往望夫山走去。這段路已走過了很多次,加上綠樹成蔭,所以走來倍覺輕鬆。到了望夫山,依然不大見旅行隊的踪影,又立刻下紅梅谷,終於在紅梅谷燒烤場追到領隊他們。到此,已是這次旅程的終點,於是三人乘車回黃大仙吃午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