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佛教建立的背景
一、佛教初傳中國
西元一世紀,佛教正式傳入中國。據《牟子理惑論》記載,「昔漢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爲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古印度)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使者張騫、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於大月支(大月氏)寫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時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南宮清涼台及開陽城門上作佛像。明帝存時,預修造壽陵,陵曰顯節,亦於其上作佛圖像。時國豐民寧,遠夷慕義,學者由此而茲。
當時,東漢使者還迎請了兩閏僧人入華。他們分別是印度僧人竺法蘭和大月氏僧人迦葉摩騰。當時所建的佛寺稱為鴻臚寺,是用來供養竺法蘭與迦葉摩騰的,後改名白馬寺。白馬寺是中華第一座佛教寺廟。竺法蘭與迦葉摩騰在此將《四十二章經》譯成中文。這是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部漢字佛經。
白馬寺的修建、《四十二章經》的漢譯、竺法蘭和迦葉摩騰的入華,標誌著中國佛教的起始。
二、曹魏三國之佛教
三國時期,儒家正統思想的觀念逐漸崩潰,各地列強紛紛興起,形成了許多政治軍事集團。隨著各大集團的不斷爭戰,相互兼併,最後形成了曹、劉、孫三大集團。
曹操,提出「唯才是舉」的口號,大膽起用有真才實學卻不被儒學正統所認可的人。何晏、王弼以《老子》思想,解釋宣說《周易》、《論語》等,開創了新的思想系統,史稱「玄學」。是時,佛教也在魏、吳等境內大興起來。研究佛教《般若》已成為獨立的學問,稱為般若學。魏、吳境內,講習般若學已有了相當的影響。在魏國境內,出家僧人已很多。但曹魏佛教雖興,但道風未正,戒律鬆散。
三、北魏 ──
佛教之危機
北魏太武帝,崇尚異術,最初推崇佛法,後來因受到道士寇謙之的影響,信仰太師道教,並認為佛教是「西戎虛誕」,「為世費害」。於是,太武帝開始限制佛教,禁止王公以下庶人私養僧人,並在僧侶中徵兵。
西元四四六年,太武帝到長安,發現寺廟中有兵器、財物和婦女。司徒崔浩於是上書請國家誅天下佛門,毀寺廟經像。太武帝聽從了崔浩的建議,下詔:有司宣告徵鎮諸軍、刺史,諸有佛圖形象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安悉坑之。」此舉遭寇謙之反對,加上太子晃之幫助,部份佛像和經書才得以秘密保藏。
北魏太武帝禁佛,大量佛徒西行或遷至南朝,這也促進了南朝佛教的發展。太武帝死後,文成帝即位,下令恢復佛教。佛教在北方又興盛起來。
四、南朝 ──
梁武帝護法
梁朝時,梁武帝篤信佛教,支援佛教的發展,成為佛教的護法。
梁武帝認為佛道為各家最高。他本人曾四次出家,曾為《涅經》、《淨名經》作疏,下詔編輯《義林》等佛教書刊,還作「梁皇懺」超渡夫人郗氏。他在位時,為使自己多積功德,下令廣修寺廟。此外,梁武帝還規定僧人不得吃肉,必須素食。從此,漢地地僧人不吃肉,成爲中國漢地佛教的一種特殊現象。
五、隋代 ──
三教融合
隋文帝建立隋朝後,「每以神尼為言,去我興由佛」,於是,詔令全國,復興佛教。
隋文帝在位期間,大興佛教,以收民心,招請隱居僧侶出山,號召佛徒「爲國行道」,使佛教再度興盛於世,也使社會得到安定,隋朝的文化、經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隋文帝在治國上,採用並容儒、佛、道相輔治國的政策,調和三教的關係。他曾說:「門下法無內外,萬善同歸,教有淺深,殊途共致。」並下令在儒教崇拜的五嶽建造佛教寺廟。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華出現了三教鼎立和三教合一之說,三教並行本同,有助於國家的統治。
六、唐朝 ──
輝煌西遊與會昌佛難
唐高祖為調三教的關係,下詔敘三教先後,「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釋教後興,宜崇客禮。今可老先,次孔,末後釋宗。」
玄奘西遊歸國時,唐太宗為他組織了盛大的歡迎活動,對玄奘的譯經弘法活動給予非常大的支援,為法相宗佛教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貢獻。唐太宗還遣使與中印度戒日王修好,戒日王逝世後,國內大亂。唐太宗的使者王玄策聯合吐蕃(西藏)和尼泊爾起兵平定了這次大亂。
唐太宗晚年,崇信佛教,成爲佛教的護法。唐朝的佛教,在唐太宗的支援下,發展很快。
及後,唐朝武宗信仰道教,抵制佛教。唐武宗說:「一夫不田,有受其饑者;一婦不蠶,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勝數,皆待農而食,待蠶而衣。」會昌五年,他為了增加政府賦稅和勞役,決定廢佛,史稱「會昌佛難」。
(七) 宋代
── 大量僧侶湧現
宋太祖即位,由於建國前曾為僧侶,故立國後仍尊佛教。北宋政府推行佛教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宋太宗主張,浮屠之教「有裨政治」,應「存其教」。另外,宋朝版圖很小,但政府開支卻比以往歷代王朝都大,為維持經濟,政府向國民出售度牒。這也是當時佛教出家人數大大增加的原因之一。由於出家人數的增多。開墾荒地的數量也增多了,促進了宋朝農業經濟的發展。
南宋時期,峨嵋山、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都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受到民眾的信奉,對當時佛教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八) 明代
朱元璋少年時曾在濠州(安徽鳳陽)皇覺寺出家,成爲皇帝後,對佛教也十分重視。但出於政治的需要,朱元璋更重理學,以強化封建專制統治,所以對佛教的控制也十分嚴格。
明朝政府廢除了藏傳佛教在內地的特權,但仍給予藏傳僧人以優厚的禮遇。
此後,明朝政府又把國內寺院分成禪寺、講寺、教寺三類。禪寺指禪宗寺廟。講寺指華嚴、天臺、法相諸宗寺廟。教寺專門從事瑜珈顯密法事儀式,爲死者舉辦追善供養、爲生者祈福等活動。政府要求各類寺廟僧人專事己業;規定僧人不得以化緣爲由,強索捐助,奔走市村;也不許僧人交結官府;禁止俗人無故進入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