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少年軍的歷史
五九年二月: 香港基督少年軍三位創辦人,分別是傅利沙先生、盧易施牧師及田柏士博士,在港商討成立基督少年軍事宜。於是年先後在香港佑寧堂成立第一分隊,及尖沙咀青年會成立第二分隊。
六二年五月: 基督少年軍香港區會成立,並於五月一日舉行首次會議。
六三年二月: 第一屆導師訓練班於九龍窩打老道,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舉行。
六三年八月: 第一本中文書刊【基督少年軍法則】,經繙譯後出版。
六三年十一月: 中文名稱【基督少年軍】正式定名。
六七年八月: 於赤臘角舉行首次聯合露營。
六八年十月: 成立獎章小組委員會。
六九年一月 中文月刊「 號聲」出版。
六九年三月: 獲公益金及政府撥款資助。
七○年二月: 中文詩集出版。
七一年一月: 於教育司署,銅鑼灣體育中心舉行授旗奉獻禮,由傅利沙先生主持。
七三年五月: 會員大會通過修改章則,成立執行委員會,程序及發展小組委員會,訓練及獎章小組委員會。
七三年六月: 委任會長及副會長。
七三年九月: 獲戴麟趾康樂基金會撥款成立見習導師分隊。
七三年十月: 港督麥理浩夫人探訪基督少年軍分隊。
七三年十一月: 出席新加坡舉行之基督少年軍九十週年露營。
七五年七月: 於樂民新村成立基督少年軍香港區會會址。
七八年五月: 會員大會通過修改章則,並成立四個小組委員會,分別為程序、訓練、發展及獎章。
七八年六月: 各委員會會議均以中文記錄。
七八年六月: 出席星加坡舉行之東亞區域團契露營。
七九年十一月: 假堅道明愛中心舉行少年軍之夜。
七九年十二月 : 於粉嶺浸會園舉行二十週年紀念聯合大露營,星加坡、馬來西亞、芠萊及紐西蘭均有代表參加。
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
八○年八月: 出席馬來西亞舉行之大露營,並於星加坡參與東亞區域團契成立及舉行首次會議。
八○年十二月: 出席星加坡五十週年露營。
八一年四月: 東亞區域團契假窩打老道安素堂舉行會議,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芠萊均有代表出席。
八二年四月: 出席於馬來西亞舉行之東亞區域團契會議。
八三年八月: 有四位隊員及兩位導師代表香港基督少年軍參加英國舉行的〔基督少年軍百週年紀念國際大露營〕。
八三年八月: 為籌募青少年中心開辦費及銀禧紀念活動部份費用,舉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步行籌款。是日參加者超逾五百人,籌得款項約九萬五千餘元。
八三年十二月: 百週年紀念活動的壓軸高潮是在高山劇場舉行的
【BB100】綜合晚會,是晚參加者近二千人。
八四年二月: 假九龍旺角麥花臣室內體育館舉行銀禧紀念開幕典禮。當日荷蒙港九政務署長屈珩太平紳士及會長鄺廣傑主教致詞及剪綵,典禮後還舉行精彩刺激的競技遊戲。
八五年一月: 本會名稱由「基督少年軍香港區會」
(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THE BOYS'BRIGADE)改為「香港基督少年軍」
(THE BOYS' BRIGADE, HONG KONG)。
八六年四月: 第三十九分隊 -- 隸屬於香港基督少年軍葵興青少年中心正式成立,是有史以來第一隊擁有男、女隊員的分隊。
八七年四月: 「東亞區域團契會議」在香港舉行,有星加坡、馬來西亞及香港的基督少年軍代表出席。會中彼此分享交流各地少年軍發展的經驗及成果。
八八年八月: 通過「香港基督少年軍可繼續成立男女混合分隊」。
八九年八月: 總部增聘一位程序幹事,以應付日益增長的事工。
八九年十二月: 「執行秘書」職銜易名為「總幹事」。
於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三十五週年邁向明天國際營」,共有六個國家之少年軍成員出席,參加人數為三百多人。
九○年十一月: 總部參與「葛培理佈道大會」場地組籌委工作;分隊並派出隊員協助五晚佈道會之場外秩序,後更獲得警方的讚賞。
九一年四月: 假灣仔運動場舉行基督少年軍第一屆「陸運會」,是日約有六百位導師、隊員、少年軍之友成員、葵興青少年中心會員及其他友好制服團體成員參加,氣氛十分熱鬧。
九一年十一月: 總部參與「彩虹佈道大會」的籌備工作,並派出分隊協助維持場外秩序,成績斐然。
九二年二月: 開始向澳門推展「基督少年軍」運動。
九二年四月: 假九龍灣運動場舉行基督少年軍第一屆「競技日」,是日約有六百位導師、隊員、少年軍之友成員及葵興青少年中心會員參加。
九三年十二月: 假荃灣裘錦秋英文書院舉行「少年軍晚會暨三十五週年紀念活動開幕典禮」,晚會完結時各成員仍興高采烈,依依不捨。
九四年 假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舉行三十五週年紀念國際營。
九六年 「還看我們這一代」佈道會。假循道衛理安素堂舉行。公約三百隊員出席,而決志信主隊員達五十多位。
九七年 首次於新界西開辦「導師基本訓練課程」,方便屯門及元朗的教會及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