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課做到悶悶地,拿這些中國哲學思想看下,人都可以減下壓,儒、佛和道三家思想一直對中國社會有很深遠的影響,儒家的性善,道家的無為及逍遙,佛家的「空」,以下是我看書後,對儒家及道家思想之個人總結及看法,遲些會再送上佛家、基督教/天主教,還有一些外國哲學家思想之我見(不過要等我看完書再說)。

    哲學,如文學作品一樣,也很有味道。

 

儒家與道家人性論之比較

 

一.    導論

 

人性論是中國哲學內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要討論人性論,首先,我們就探討何為人性?根據西方哲學中所提到的人性就是人類自然的本質(Human nature),是與生俱便有的特性;而傅統先在《哲學與人生》中提到人性的各種意義:一是人類的本能,而本能則是人生而有之,人皆有之和不學而能的,二是人類的特性,應該是人所獨有的特質,是其他動物之沒有的,而人性與動物性的差異是動物只追求本能,在求生機制控制下而生存;正如孟子心目中認為人有良知,正好說明了人在追求本能的同時,會有自覺反省能力,有判斷是非之能力,同時人具有不同的創造能力,在思想上的這些進步及完善,這些都是人類比一般動物優勝的地方。

 

人處於一個己固有的環境中,往往事物的循環及運轉都有一定的定數,人出生就會在環境中不斷成長,在這過程中,會遺傳後代,有不同的價值信念取向,然而人的生命盡頭永遠是死亡,這些彷彿是人一生既有的定律。若人只看到生命的終點,人的生命便失去了意義,那我們要如何去看待人生呢?儒家是從入世去看人生,較積極地看生命,目的是重建周文化,復興社會的秩序,以碓立人處世的位置;道家是從出世去看人生,較消極看生命,道家是不接受周文化,主張人之本源與宇宙大同之間的關係。究竟那一思想較適用於現時我們所處於的世代?以下分別討論兩家如何去看人性,從中作出比較,找出當中的定位點。

 

二.    儒道兩家看人性

 

(1)   儒家——入世看人性

 

1.      儒家興起之背景

 

周文罷弊,禮崩樂壞,王官失守,血親日疏,土地兼併,孔子悲天憫人,他對周文化的肯定,總認為禮是需要的,而且在孔子的年代,周文化仍是可用的,因此,孔子希望重建周文化,復興社會秩序,而令儒家的思想興起。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2.      孔子之「禮」、「義」、「仁」觀念

 

「禮」、「義」和「仁」是孔子思想的主脈觀念。  

「禮」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看法。在封建制度之下,周公創立「禮」,周公「制禮作樂」中的「禮」指典章制度,是一種秩序,是維持共同生活的原則,這就是對禮較廣義看法;而狹義的「禮」 是指禮貌之「禮」。而當中被批評的多為狹義的「禮」,廣義之「禮」很難被批評。當「禮」被異化,就變成了只重形式,而沒有了內心的真誠,禮也變得虛偽。正如魯迅所講的「禮教吃人」就是指當一些圖講外在形式的禮所帶來的惡果, 因此孔子認為要正禮。「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陽貨)「玉帛和鐘鼓是一些物質的東西,而禮樂並不是指這些外在的東西,若是這樣的話,就會變得本末倒置了,講出了禮樂的一些內在的原則,是發自內心的,如何做到正禮,則在於義,「攝禮歸義」,就是真正的禮是在於義的意思。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衛靈公)「義」為「禮」的實質,但「義」要以禮去表現出來,沒有了心,所表現出來的只是一種模倣。講到「義」的意思,可從「義者宜也」中看出,「義」或「宜」的兩重意義,一是適應生活之條件的「宜」,二是應該,應然,應該怎樣生活的「宜」。而孔子所說的義就是人不是只隨其本能去生活,而是自覺地主宰自己的生活,是仁心之所發的一種無條件的實踐,應用於現代就是參與社會,例如一些政治或社教化的活動。

 

為甚麼人會有義,是出於「仁」,仁心要有這樣的要求,「攝義歸仁」正是說明了無條件之實踐是發自「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講出了作為仁者的特性,「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仁是自發的,天下可歸仁在於人能克己服禮。

 

3.      孟子之「性善說」

 

孟子承接了孔子,而且更有系統地去看人性論。

 

「性善說」人與生俱來是善良的,這是人之本性,中國《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正是孟子對人性看法之體現,也是人有別於一般動物之處。

 

孟子根據他個人的觀察,認為凡人都有傾向於仁、義、禮、智四種可能性,而這些便是善的德性,而從人的「四端之心」便可證明有這樣的傾向。「四端之心」指人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惻隱之心是指同情心,懂得設身處地去為別人著想;羞惡之心是一種自我要求,會承認自我所犯的過錯;辭讓之心是禮讓,並且會關懷別人;是非之心是一種道德的判斷,對大是大非、對和錯、善和惡等都分得清,是超乎個人之利益。人之有善的德性及人有良知這也正是孟子認為是人性與動物性最大分別之處,「人異於禽獸者幾稀」正說明人和動物間差異很少,但依然有不同的就在於人不是只為求生,並非只為自我延續,也不是只從本能去做事,是人有人性,有善之德性及自覺自我反省之能力。

 

4.      綜合論述儒家對人性之看法

 

總括來講,儒家的人性論建基於周文化,是對社會秩序的重整,面對社會的混亂,希望可以提出一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以確立一套道德標準,人生價值,給人處世作定位,孔子立了「仁、義、禮」,從「仁」愛出發,主張一種無條件之實踐,而孟子則提出性善論作一補足以形成完整的儒家學說,正如勞思光先生所說:「孔子代表中國儒學之創始階段,孟子則代表儒學理論之初步完成。」兩者對人性都有一正面的看法,從入世看人生,都主張人與人之間共同生活的理性基礎是以彼此之間平等、互相關懷作起點,而這種關懷是超乎動物性,也不是亞里士迪帕斯的「快樂主義」所說只為個人的满足感,而是無條件之實踐。

 

(2)   道家——出世看人性

 

1.      背景

 

道家後於儒家,且道家不接受周文化,認為周文化是人性的枷鎖,越受禮制的規範,人越進取,承擔越重,人的生命就會越消耗,並且會失去更多真實的東西,有見及此,要挽救社會的動盪,不可靠儒家的禮制,而是靠「無為」,去除一切造作、虛偽、矜持,從而達到生命的統一、虛靜。而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 

 

2.      從生理及心理層面看老子思想中的「一」

 

老子沒有正面的人性論,他是從現實人生之坎陷去反看人性,他認為心性的偏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

 

生理層面之偏執是人在不斷追逐外在的各方面感官上的享受,令到心理閉塞,心靈以及生活耗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畋騁馳獵令人心發狂。」現實生活中的人就是這樣,為滿足肉眼好奇而追求美感,為滿足聽覺上的效果而追求音色悅耳,為求口感而追求美食,往往在不斷追求生理層面滿足,最終對這些感官上的享受失去了興致,令心靈閉塞。

 

心理層面之偏執是人以自我為中心而產生的執著。「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而當中的「身」便指「自我」的意思,而大患則是自我中心產生的毛病。「自我中心」所引起的毛病,自大、目卑、自憐、自傷、自戀、自以為是、自私、妒忌、仇恨等。例如人和自己作對比,當不斷地要求自己,但很多事情都達不到自我要求時,就會自我埋怨;而一些藝術天才,總覺得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欣賞藝術,這是一些「自戀」心境;經常覺覺得自己可憐,便產生「自憐自偒」;而在和其他人作比較,而看不起自己時就會覺得「自卑」;而自卑的相反就變得「自大」,覺得自己樣樣較人優勝;當眼中只有自己時就會形成「自私」等等,這些以自我中心的惡果,令生命落於自我消耗上,這為之大患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增加知識,只會帶來負累,只有將心靈所負累的東西,例如以上所講的各種偏執,不斷削落,不斷去除現實人性中的虛偽、造作、矜持,到達無為虛靜的境界,令心境保時寧靜,生命可以回復統一。

 

3.      莊子之「逍遙」與「人性」

 

莊子承接老子,透過辨證思維去看人性。他認為人性的問題是在於人如何與道合一及明白人的語言及思維的限制,「是非、得失、榮辱、受夭」這些分化,以形成認知及價值上的對比,這對比令人產生比較,是形成痛苦的根源,因此,他不再問道是甚麼,而著重生活體現「逍遙」的境界,也是現代所說的主體的自由;另一方面釋放自我,以和道合一,而釋放自我的方法之一是放下對比,例如,「朝三暮四」,眾狙和狙公的故事,便說明了同一件事變了次序眾狙就覺得不同,然而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其實總數是一樣的,他們只著重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自我不能釋放;二是以語言消融語言,語言限制我們對世界或宇宙的觀感,影響人真實的親和關係,形成了我們看世界的規限,例如,在語言上的對比,人不斷誇耀自己,而自大。

 

4.      綜合論述道家哲學對人性的看法

 

總的來說,道家是從負面去看人性,所講的人性都是現實之人性,人總有貪心,自以為是,自大等以自我中心而產生的毛病,要透過「無為」,即去除現實人性中的虛偽、造作、矜持,以到達無為虛靜的境界,令心境保持真正的寧靜,也就是鼓勵人向後退隱,才可挽救我們的生命,而只有由虛靜的過程中去觀賞,才可理解到「道」的境界,「道」的境界即老子所講的「一」,為統合,不分化及莊子所講的「逍遙」境界。

 

三.  儒家和道家人性論之比較

 

正如傅統先先生所說:「人性善惡,一直是中國思想上一直爭論的問題,而目的是從中找出人生修養之方法。假若人性為善,而盡量發展這本性就行,若人性為惡,我們可藉著人為的人量排除惡性,創造一種足以克制惡性的社會制度。」從傅先生對人性的善惡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出探討人性之意義。通過討論人性論,以了解人之本源,我們可以對人有更深的了解,以找出生存的意義及一種為大眾都認同及得益的生活方式。

 

前人的智慧及個人短短二十年的生活體驗中,告訴我人生的不完美,有時甚至不了解人及人存在的意義。「快樂主義」認為人的一切有意識行為都是為了個人的滿足感,例如努力讀書為將來好的前途,辛勤工作為金錢回報,好像這一說法無暇可擊,這或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真實的情況,而儒家的人性論則針對快樂主義,認為人有良知,善之德性,對人的關心,關懷並非全為自我滿足,而是一種無條件之實踐,而若只為滿足,則失去人性中最光輝的地方,令人生失去了意義,這些在針對快樂主義的人性是成功的,而一直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影響,各種社教化令到人不只從個人利益出發,更能設身處地為其他人著想,例如為市民服務的人、自願去幫助別人的人,除了得到滿足感外,更是發出內心的關心他人。

 

因此儒家的思想形成了現代人的一套道德價值觀,人生的價值以令到人懂得分辦對錯和是非黑白,以規範人類的行為,現代人性的墜落及頹廢,儒家思想可作為大多數公眾的價值以希望這些行為可以得以改正,以維持社會的秩序,以令社會不至於混亂。

 

然而在人不斷地規範自己,不斷地要求自己不去違背社會大多數人認為不對的行為時,就會有過分的承擔,例如大家都認為人要工作,不工作就被視為懶惰,不斷地工作,到最後變得身倦之餘更心倦,失去了生活的動力,甚至忙來忙去都不知自己為了甚麼,產生現代人所感受到的空虛感,失去了生命中最真實的東西,這正是「道家」所說到的「為學日益」,這是道家以消極面看人性的主要原因,的確長時間講道理、道德,會令人疲倦,只有「為道日損」、「無為」才可令人減少生命的消耗。在這點中,道家對儒家作了補足的作用,在理想和人的限制中盡量找到平衡點,懂得享受人生,這藝術生活對人生有另一種有意義的看法,儒家思想令我們人心不被名利榮欲所控制,令到社會更安定,同時道家令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生活中找到平淡,不太過死板地堅守道德的規範,保持心境安靜,以避免過分執著而產生的空虛。因此,雖然儒家從積極看人生,而道家卻從消極面去看,但兩者並非真正存在著衝突,而是可以互相補足的。

 

    最後,人往往生活到了某一階段,經歷多了,體會多了,環境的限制,人受環境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行為及思想,很易會令人懷疑自己的存在及價值,通過探討人性論,以了解人更多,無論是儒家或道家,都給了以上所說我對人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