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君主來說
對於一個君主來說,下屬可分為四種:可重信不可重用、可重用不可重信、可重信可重用、不可重用不可重信。那趙雲在劉備眼中又屬於哪一種呢?觀趙雲在劉備旗下的一生,可見他很不幸地擁有兩種「身份」,即可重信可重用及可重信不可重用兩種有矛盾的「身份」。)m=:
劉備重信於趙雲,自從他使出了收買人心的第一式說起,這招關張亦領教過的劉備拿手絕技[1]——同床眠臥[2],趙雲就死心塌地的跟著這個梟雄。這也說明了為何在長板之役,有人向劉備告趙雲的狀,說趙雲北投曹操時,而劉備堅定地說趙雲不會棄他而去[3]。$/
lkd
那趙雲為何一時可重用,而一時不可重用呢?首先應把趙雲的仕途定一個分水嶺,即是定益州。在定益州之前趙雲就是可重信可重用,而入益州後就變了可重信不可重用了。A-
*
入益州前,趙雲是受重用的。當劉備在袁紹營下時,劉備就委趙雲以重任,叫趙雲秘密募兵[2]。要知若此事被袁紹所知,不但趙雲性命不保,而且劉備亦有麻煩。其後劉備到了荊州投靠劉表,曹操派兵攻打劉備。趙雲亦參加了曹劉博望之戰,生擒夏侯蘭,並薦夏侯蘭為軍正[4]。及赤壁之戰,劉備平荊州,以趙雲為桂陽太守[5]。而劉備入益州,留趙雲於公安領留營司馬,特掌內事[6]。然後劉備攻劉璋,召諸葛亮入蜀,而趙雲及張飛等人亦領兵跟著攻打益州[7]。無一不見趙雲受重用。8MQa
然而,定益州後,發生了一件劉備不能再不重用趙雲的事。D
雲 別 傳 曰 : 益
州 既 定 , 時 議 欲 以 成 都 中 屋 舍 及 城 外 園 地 桑 田 分 賜 諸 將 。 雲 駮 之 曰 :「 霍 去 病 以 匈 奴 未 滅 , 無
用 家 為 , 令 國 賊 非 但 匈 奴 , 未可 求 安 也 。 須 天 下 都 定 , 各 反 桑 梓 , 歸 耕 本 土 , 乃 其 宜 耳 。 益 州
人 民 , 初 罹 兵 革 , 田 宅 皆 可 歸 還 , 今 安 居 復 業, 然 後 可 役 調 , 得 其 歡 心 。 」 先 主 即 從 之 。F
趙雲此為國為民的諫議正是他不受重用的主因。.
一、劉備雖從之,但不代表劉備高興。益州新定,降將不少,若此次為劉備有籠絡臣下的打算,那趙雲就破壞了劉備的計劃。要知劉備一直以來為收買民心下了不少苦功,對於此諫議,不從則告訴大家自己不以民為重、不體恤百姓;若從,則失去籠統將心的機會。於是顧此失彼,以最大利益為重,從之。劉備心裡可能說:子龍,你真壞我大事﹗於是從此不重用趙雲。不過此可能性較低,以劉備「即從之」來看,似乎沒有衡量兩者得失,而且其後劉備攻吳,趙雲諫阻,劉備還留趙雲督江州,把守後方[8],要是趙雲也同意攻吳,趙雲可能成征東軍之一將領了。也可見,劉備在非常時期也顧不得誰可不可重用了,這個下面會再說的。那就看第二個原因吧。
二、縱使劉備欣然接受諫議,對趙雲顧全大局頻為欣賞。然而趙雲此諫議已經得失不少同僚,本來大家可以分得桑田屋舍,可是一塊就到口的肥肉,卻因為趙雲一句說話化為泡影。若劉備再繼續重用趙雲,會有什麼後果呢?他們會認為劉趙倆在演一場戲,因為此事的最後得益者是劉備,他既收取民心,利益也無損。是問如此劉備如何可得將臣心?如何可以去除別人的猜疑呢?唯有不重用趙雲。於是趙雲又「顧全大局」,成為了政治犧牲品……劉備心說:反正趙雲以天下為公,都不在乎那些功名利祿,加上子龍之心早已收買了,而且自己闖的禍自己負責。也就是說趙雲從此仕途不順了。當然也有另一個可能的。]y
©烽火三國論壇 -- 烽火三國論壇─中國人智慧象徵的時代 pMDX
三、這本來就是一場劉趙合力上演的好戲,趙雲駁諫,劉備即從之。為了掩飾事實,不讓人知道內幕,於是劉備私底下跟趙雲說:「子龍只有委屈你了……」,趙雲回答:「子龍為主公在所不惜﹗」於是又合演了另一場好戲「苦肉計」,劉備不重用趙雲,而趙雲無怨言。X\
©烽火三國論壇 -- 烽火三國論壇─中國人智慧象徵的時代 oQ@
第二個與第三個原因,可能性較第一個高,以劉備征吳,趙雲進諫,仍委雲守後方,似乎劉備的憤怒已經令到他忘記不可重用趙雲的事,若雲不阻諫攻吳,很可能隨劉備東征,由此亦可見劉備對趙雲的「重用」(這正是「劉備在非常時期也顧不得誰可不可重用了」)。至於第二個原因與第三個原因誰較有可能,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z
總之,趙雲一進諫還田宅於民時,就注定了他非不受重用不可。這也難怪,趙雲在漢水之戰有功而只得讚賞,在劉備為漢中王及稱帝之時而未有升遷。幸好到了劉禪繼位,諸葛亮執政,趙雲重新得到重用,可惜只是近黃昏……rUeX^
註:
[1]《 關 羽 傳
》先 主 與 二 人 寢 則 同 床 , 恩 若 兄 弟 。
[2]《 雲 別 傳
》先 主 就 袁 紹 , 雲 見 於 鄴 。 先 主 與 雲 同 床 眠 臥 , 密 遣 雲 合 募 得 數 百 人 , 皆 稱 劉 左 將 軍 部 曲 , 紹
不 能 知 。)1Y
[3]《 雲 別 傳
》 初 , 先 主 之 敗 ,有 人 言 雲 已 北 去 者 , 先 主 以 手 戟 擿 之 曰 : 「 子 龍 不 棄 我 走 也 。 」b{G
\
[4]《 雲 別 傳
》先 是 , 與 夏 侯 惇 戰 於 博 望 , 生 獲 夏 侯 蘭 。蘭 是 雲 鄉 里 人 , 少 小 相 知 , 雲 白 先 主 活 之 , 薦 蘭 明
於 法 律 , 以 為 軍 正 。7>;i
©烽火三國論壇 -- 烽火三國論壇─中國人智慧象徵的時代 Zvq
[5]《 雲 別 傳
》從 平 江 南 , 以 為 偏 將 軍 , 領 桂 陽 太 守 , 代 趙 範 。4qZ
[6]《 雲 別 傳
》先 主 入 益 州 , 雲 領 留 營 司 馬 。 此 時 先 主 孫 夫 人 以 權 妹 驕 豪 , 多 將 吳 吏 兵 , 縱 橫 不 法 。 先 主 以
雲 嚴 重 , 必 能 整 齊 , 特 任 掌 內 事 。6rVn!;
[7]《 趙 雲 傳
》先 主 自 葭 萌 還 攻 劉 璋 , 召 諸 葛 亮 。 亮 率 雲 與 張 飛 等 俱 泝 江 西 上 , 平 定 郡 縣 。 至 江 州 , 分 遣 雲
從 外 水 上 江 陽 , 與 亮 會 于 成 都 。
[8]《 雲 別 傳
》 孫 權 襲 荊 州 , 先 主 大 怒 ,欲 討 權 。 雲 諫 曰 : 「 國 賊 是 曹 操 , 非 孫 權 也 , 且 先 滅 魏, 則 吳 自 服
。 操 身 雖 斃 , 子 丕 篡 盜 , 當 因 眾 心 , 早 圖 關中 , 居 河 、 渭 上 流 以 討 凶 逆 , 關 東 義 士 必 裹 糧 策 馬
以 迎王 師 。 不 應 置 魏 , 先 與 吳 戰 ; 兵 勢 一 交 , 不 得 卒 解 。 」先 主 不 聽 , 遂 東 征 , 留 雲 督 江 州 。先
主 失 利 於 秭 歸 , 雲 進 兵 至 永 安 , 吳 軍 已 退 。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