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致富力

 

http://www.oocities.org/hk/c9015018/1mm.doc

http://www.oocities.org/hk/c9015018/1mm.htm

 

CH1培養理財的能力

 

決定貧窮或富有,完全取決你的理財能力,而理財能力的培養,絕對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跟知識。

 

理財守則1.

適當的使用金錢

 

節省辨士,等於賺辨士。──蘇格蘭諺語

 

在景氣不經濟的時代,能保住飯碗都不容易了,更別想說賺大錢

 

花錢容易賺錢難,可是對一般享受慣了的年輕人來說,錢賺的沒有比別人多,但花錢卻比別人快,究竟是為什麼呢?

 

歸咎起來,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瞭解賺錢的辛勞,所以不能正確體認金錢的價值。

2.知道自己在毫無道理的浪費後,還能順利的要到零用錢,所以有恃無恐。

3.缺乏抑制購物慾望的力量,而且對物品的必要或不必要,缺乏分辨的能力。

4.只顧追求眼前的歡樂,不能考慮未來的生活。

5.對父母所給的零用錢不滿,誤認為是父母吝嗇。

 

理財就如同設法阻擋水流一般,不僅要懂得方法,而且要持之以恆,其中「節約」是理財的最高原則。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說:「富有的不二法門,就是使你的支出比你的收入少。」

 

沒錯,對任何一個想致富的人來說,「開源節流」是理財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開源」大不易的情況下,「節流」就成為最好的管道。

 

當然,很多專家都會給予許多建議,可能有些方法適合你,但也有些方式不合適,不過只要挑選出最適合的方式,開始試著節省開支,甚至寫下一張認為可以做到的法子,來慢慢改正不良的消費習慣。

 

●花錢時,要考慮利息的損失。

●小費可免則免。

●非花不可的錢,要花的乾乾脆脆。

●趁旅行之便送禮,乃經濟之道。

●付款時,要留意貨品是否完好無缺。

●不要一窩蜂的跟著人家買東西。

●只存錢而不「開源」,也不是辦法。

●薪水要整存零提

●這個月的開銷,要用上月的盈餘支付。

●不可賒帳。

●決定買東西時,要再三考慮。

●人家向我們借錢,我們就說:「對不起」。

●不可為了爭強好勝而買東西。

●不可認為金錢真的是「萬能」。

 

以上的這些建議,不論你選任何一種方法,實行到最後得利的還是你自己,存到錢的也是你自己的。

 

法國作家大仲馬說:「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

 

適當的使用金錢,秉持「該省則省,該花則花」的原則,就算口袋無法進帳,至少荷包不會再縮水。

 

※理財一點通

理財就如同設法阻擋水流一般,不僅要懂得方法,而且要持之以恆,其中「節約」是理財的最高原則。

 

理財守則2.

學會見好就收

 

注意小的開支,一個小漏洞會使一隻大船沉沒。──富蘭克林

 

※理財一點通

選擇任何一種投資理財項目之前,最好先經過深入研究後,再選擇能夠承擔風險且長遠的投資工具,做分散風險式的投資

 

理財守則3.

培養理財的能力

 

揮霍者最需要財富,而偏偏最滿不在乎。──富蘭克林

 

※理財一點通

理財能力的培養,絕對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跟知識,乃至於長期心性的鍛鍊,學習慾念的控制及資訊的判讀。

 

理財守則4.

訂定明確的目標

 

敢奮鬥的人,心目中沒有什麼叫做『困難』。──拿破崙

 

※理財一點通

想要追求財富,並不是靠嘴巴說說而已,最重要是付出行動,除了訂定明確的目標外,更要認真下功夫去學習和吸收各種知識。

 

理財守則5.

別想靠賭博致富

 

個人若想獲得財富,非先有克制自己的慾望的力量不可。──蕭伯納

 

每個人都有貪念,就看自己能不能自制,用理性戰勝慾望。

 

有賺錢的慾望當然很好,但千萬要走對路,不能異想天開或不切實際,尤其不能昧著良心,否則就算賺到了錢,也難以心安理得。

 

尤其是年輕人的定力不夠,難免受到外界的誘惑,如果不能理智面對各種陷阱,一定會愈陷愈深而鑄成大錯。

 

作家考司摩斯說:「寧可損失,也不要貪不義之財;因為損失只是一時的不快,而取不義之財則是永世的不安。」

 

有個年輕人沉迷賭博,有錢就玩,輸光就想翻本,根本沒有心思上班。

 

有一天,他走出店外,看見人行道上一輛插著鑰匙的機車,愈看愈心癢的他,打算順手牽羊把車騎走,然後變賣換錢好好賭一場。

 

沒想到贓車還沒脫手,他忍不住又跑到賭場看別人玩,警察獲報在四周用八號分機臨檢,鎖定他那輛偷來的贓車,最後當場人贓俱獲。

 

人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不可太過貪心。如果有了一千元又想要一萬元,有了十萬又想要一百萬…,這種永無止境的欲念,將會使人不知足而做出犯法違紀的事來。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個人若想獲得財富,非先有克制自己的慾望的力量不可。」

 

貪得無厭的下場,吃虧的不是別人,往往是自己損失慘重。

 

有一動很窮困的父婦,經常三餐繼,有一天意外的得到一個餅,夫妻兩人都很高興,但都想為己有。

 

這該怎麼辦呢?後來,太太想到一個主意,就是「賭」,誰贏了誰就獨享那個餅

 

於是,這對夫婦賭了很久不分勝負,對周圍的一切都渾然不覺,饑餓使他們只知道全神貫注在這場賺取食物的賭博上面。

 

夜深了,一位小偷經過他們的家,看見了這個情形,悄悄地將他們僅剩的幾張椅子和一些瓷器用品偷個精光,這下子真的變成家徒四壁了。

 

賭博是最不好的行為,尤其對那些將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恭手奉送到賭台上的人,實在是愚不可及的事。

 

所謂十賭九輸,不管你是百萬富翁或薪水階級,一旦染上了賭博的惡習,都會傾家蕩產或賠上自己的生命,到最後弄得一文不值。

 

美國作家奧斯體賈柯比寫了一本《如何計算出勝負》的書,在書中他告訴大家在賭輪盤、骰子、撲克、橋牌、麻將及股票市場中,到底你的勝算有多少。

 

作者的用意其實是要告訴大家,在各種賭博中你失敗的比例是多少,當你獲知這些失敗的比例後,你將會憐憫那些易於受騙的人,感到他們把辛辛苦苦賺到的錢丟在麻將、紙牌、骰子等賭博上,是多麼不明智之舉。

 

天下沒有人可以靠賭博致富的,尤其是賭博贏來的錢,賺得快去得也快,最後還會賠上老本,所以連碰都碰不得。

 

老老實實賺錢,安安份份做事,只要別想靠賭博致富,就算成不了百萬富翁,至少也不會變成窮光蛋一個。

 

※理財一點通

天下沒有人可以靠賭博致富的,尤其是賭博贏來的錢,賺得快去得也快,最後還會賠上老本,所以連碰都碰不得。

 

理財守則6.

從小錢開始存起

 

非份之利,用致富。──魯基

 

※理財一點通

重視一點一滴的小額存款,總有一天累積下來的數字也會多的驚人,這正是小錢變大錢的方法。

 

理財守則7.

從衣食住的問題著手

 

浪費者終難久當,節儉者必不致貧──富蘭克林

 

有位富翁說,想成為富豪,必須先從衣食住的問題著手,先處理小事,再逐一解決大事。

 

換句話說,為什麼很多人不能成為富翁,除了賺錢沒有別人多外,就是花錢比別人快,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生活都成了問題,哪裡還能存到錢。

 

根據專家統計,一般不能存錢者的煩惱,大概有以下的原因:

 

太注重流行。

新上市的食物。

買東西時,只重價錢,不重實用性。

太注重外表。

愛買便宜貨,以至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小額開銷。

喜歡活動,浪擲金錢。

借錢來享受。

借高利貸來買東西。

沒有記帳的習慣。

 

這些都是一般人會忽略的小事,尤其在流行資訊爆炸的今天,大家花在食衣住上的心思與金錢也就日益增多,在不知節制或平衡之下,別當個窮光蛋就很不錯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專家指出可以從身上穿的衣服著手,如何讓自己買得更經濟、穿得更實用,請看下面的建議:

 

1.購買方便處理的衣服

 

有些衣服相當漂亮,但穿過之後的處理卻非常麻煩,相較之下,可能要為這件美麗的衣服付出多餘的代價,所以不如購買美觀、方便處理的衣服來得划算。

 

2.穿出自己的風格

 

隨著季節流行的不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新款造型,如果只是一昧地跟著流行走,只會耗掉很多的金錢與精力。

 

因此,不要只是追求名牌,而是挑選不會過時又實穿的衣物,才不會發生一過季就要換的情況,如此將可節省一筆可觀的金錢。

 

3.配件簡單化

 

鞋子、皮包、裝飾品等佩件,除非需要才購買,否則不必要花冤枉錢在沒用的東西。

 

除了從衣著上節省開銷外,另外廢物的整理也非常重要,如果廢物能處理得當,往往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用。

 

例如有釘子的空箱,可以拔下釘子備用,如果箱子本身還完整,可以拿來裝東西,若是已經破損,也可以拆下來做為墊在皮箱下防潮等,還有舊報紙可以將喜歡的部分剪下來,整理成冊,隨時翻閱。

 

另外,舊繩子可以用來捆箱子、綁花樹、整理花圃,只要懂得妥善運用,就能避免無謂的浪費。

 

作家莫泊桑說:「那些大量浪費金錢而陷自己於窮困的人,常常要用種種掩飾來欺騙他自己。」

 

別看這些小錢不起眼,只要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處著手,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慢慢也能點石成金。

 

※理財一點通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專家指出可以從身上穿的衣服著手,如何讓自己買得更經濟、穿得更實用。

 

理財守則8.

別貪取不義之財

 

有錢而無人,不如有人而無錢。──哲米士脫克

 

想要成為有錢人,當然要懂得賺錢之道。一般人有錢人的理財方法,雖然五花八門,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三種型態:

 

一、極端吝嗇,為富不仁。

二、揮金如土,不事生產。

三、合乎中庸之道,不吝嗇,也不奢華。

 

比較這三種人,第一種人的生存目的就是斂財,錢財本身就足以使他心曠神怡;第二種人只重視生活享受,一旦發跡,就喪失了進取的意志,迷戀聲色犬馬的生活;而第三種人才是真正的富者,不但把錢用在自己身上,也用在別人身上,滋潤了自己和溫暖了大家。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說:「人們之所以愛錢,有的是為了享受,有的為了佔有,有的想遺傳子孫,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實際上,在幾十年的中間,不管人們對於錢是如何的支配和使用,它總填不滿慾望,所以金錢是不足以重視的。」

 

財富當然人人愛,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不擇手段賺取,就算賺到了全世界也不一定快樂,反而背負著沉重的罪惡。

 

可是,當突然有意外之財降臨時,私底下不免暗自竊喜,但在高興之前,最好先仔細想想,這筆錢是該拿或不該拿,才不會造成更多的負擔。

 

有句開玩笑的話說:「一、人人都有份,不拿白不拿;二、人人都得拿,否則遭排擠;三、人拿我不拿,愛財要有道;四、人不拿我拿,歡喜接財神。」

 

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讓很多人不自覺同流合污,使得行賄、受賄已經沒有了職業界限,難怪到處都有舞弊、貪瀆的事件發生。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貪取不義之財,對內會泯滅良心,於外會失去信用,因為紙終究包不住火,終有被揭發的一天。

 

尤其,對時下愛好虛榮的人,多半只知求取財富,卻不肯付出勞力,只想用抄捷徑的方式來賺取錢財,在賺錢不易的情況下,不惜鋌而走險地誤入歧途,做出非法的勾當來。

 

西方諺語說:「動鼻不動手。」

 

當白花花的鈔票擺在眼前,要一個人只看不拿,的確是高難度的考驗,但仔細想想萬一東窗事發,可就後悔莫及。

 

因此,不管是公務員或小職員,對於非份內薪資所得的收入,都要弄清楚來源出處,千萬不要先花了再說,存著僥倖的心態。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無止境的貪念,就像燎原的星火,愈燒膽子愈大,到最後只會讓自己身敗名裂而已。

 

盼望富貴的心理,其實人人都有,不過求取錢財的途徑,不能用不當的方法取得,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能過得心安理得。

 

千萬別貪取不義之財,否則失去的將會比得到的更多,得不償失。

 

※理財一點通

無止境的貪念,就像燎原的星火,愈燒膽子愈大,到最後只會讓自己身敗名裂而已。

 

理財守則9.

以錢賺錢之道

 

致富無秘訣,惟勤於自己的事業途。──格羅漢

 

古代有個皇帝向大臣說:「你們知道什麼是成為金錢的樹嗎?如果不知道,我就做個說明。」

 

皇帝把樹分成三段,樹梢上的一段寫上「永久之樹」,中段寫上「正直之樹」,末根寫上「慈悲之樹」。

 

後來,有個人又在四根枝柱寫上其他的文字,獻給皇帝看,四枝自右至左依次是「早起之樹」、「清潔之樹」、「忍耐之樹」、「謹慎之樹」,自左而右則是「賺錢之樹」、「節儉之樹」、「養生之樹」、「和睦之樹」。

 

以上所說各點,都可變成金錢之樹。因為個人只要具有這些特質,便能賺進很多錢,一生不予匱乏。

 

美國國父華盛頓說:「一般所謂的『貧窮』,大半是懶惰和浪費的結果。」

 

沒錯,自己不去努力,而光想錢會從天上掉下來,未免太異想天開了。不過,現在賺錢跟以前賺錢的方式有所不同,除了靠勞力外,如果懂得以錢賺錢之道,當然會賺得更多又輕鬆。

 

雖然錢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兩樣,實際上卻分成許多種,把所有的錢都押在金融商品上,不能算是上上策。

 

用金融術語來解釋,錢可分成三種:

 

1.流動性資金(具兌現性)

2.安全性資金(具保障性)

3.投資性資金(具高利性)

 

這是大部分人的個人資產運用法,也是一個家庭理財的管理分類。那麼,這種資金有什麼不同?

 

1.流動性資金

 

這是指日常生活中如修理房子、看病或是結婚、唸書等人生中以預想到的花費準備,有就是所謂的預備金。

 

大體來說,就是一年之內具有使用目的錢,並有兌現性。所以,變動劇烈的股票不適合,投入活期存款也不合算,適合中期國家債券金、黃金投資。

 

2.安全性資金

 

指的是不需要運用到的,三至五年間閒置也無所謂的錢。以安全性的投資為優先考量。

 

3.投資性基金

 

是指五年以上不會有特別用途的閒錢,這類錢在運用上必須大膽,具攻擊性,像是股票、投資信託、外幣存款、國外股票、國外債券等,都是很好的投資目標。

 

如果想從小康、小富到變成大富,如何運用資金是關鍵。因此,「資金三分法」是資產運用的基本方法,到底這三種資金運用的比重該如何呢?

 

運用資金三分法,如果手頭上的錢不夠多,最佳的方式是把全部的錢投注在第一、二類資金上,千萬不要冒風險。

 

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年頭,很多人錯用了三分法,將全部資金投入第三類投資上,以致血本無歸。

 

所以,做任何投資與理財規劃之前,最好先審慎評估,寧可事前多停看聽,也不要事後造成莫大損失。

 

※理財一點通

如果想從小康、小富到變成大富,如何運用資金是關鍵。因此,「資金三分法」是資產運用的基本方法。

 

理財守則10.

避免浪費和節省開支

 

揮霍無度的人,等於把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富蘭克林

 

一個年輕人,有次到親戚家去借錢,他向長輩說:「我的生活很嚴謹,不喝酒、不近女色、不賭博,您是不是能借一萬元給我?」

 

親戚考慮了一下,充滿疑問的口氣說:「你的生活既然如此嚴謹,怎麼會缺錢用呢?我不能借給你。」

 

為什麼這位親戚不肯借錢給他呢?因為親戚認為他的用錢方式,一定不如他自己所說的,否則不可能那麼缺錢用。

 

錢不在乎賺得多,只要善於控制,量入為出,就永遠不會因缺錢所苦。

 

不過,一般人雖然很拼命賺錢,卻不懂得控制開支,結果辛辛苦苦賺到的錢,到最後都不知花到那裡去了。

 

一個再大的水缸,只要有一個小缺口,就能讓大缸裡的水流光,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收支平衡,錢賺得愈多,相對也會花得愈多。

 

好比說很多的觀念是了房子就要有車子,或者因為車子和房子相比又便宜多了,於是有人就以買車子為樂。

 

雖然買了車子,但付出的代價可不少,養一部車子就如同養個孩子,每天的投資是看不見的,而更不划算的是,車子每年會折舊,所以最好等有需要再買,否則只是一種浪費。

 

為什麼這樣說呢?開車當然要保養車子,而保養車子要花多少錢,要是你沒有好好保養車子,它可能沒事就在荒郊野外拋錨,莫名奇妙還得付上高額的拖運費或修理費。

 

除了買車外,其實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該買才買,不該買則別買,否則貪小便宜,買了一堆用不著的物品,白白花錢不說,堆積在家中更是空間,一點用處也沒有。

 

所羅門王說:「一般人最大的耗費,倒並不是花在維持生活上,大半都是消耗在那種莫須有的浪費上面。」

 

因此,在開源大不易的情況下,節流就成為當務之急。以下有幾個節省日用品的方法:

 

1.日用消耗品要每月補充一次,備用品要每年換新,使用時要有計劃,存貨與廢物要盡量利用。

2.尚未用盡的物品,切勿重複購買,容易破損的器皿取用要小心。

3.有故障的物品,要立刻修理。

4.不要僅憑推銷員的推盲目購物,應謹慎挑選;輕易賒帳;小心物品的品質與分量。

5.對商品要有常識和眼光,常利用頭腦去思考,自然可經常有餘。

 

不過,對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來說,必須在各方面避免浪費和節省開支,才能累積更多的資金,等待適當的投資機會來臨,以賺取更大的利潤,擺脫貧窮族的成員。

 

如果賺錢不容易,那麼就儘量避免把錢花在購買不必要的東西上,懂得節約之道,正是開源之法。

 

※理財一點通

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該買才買,不該買則別買,不要貪小便宜。

 

CH2 正確地駕馭財富

 

追求並擁有財富並不是罪惡,只是應該要能正確地駕馭財富,而不是反被財富所控制。

 

理財守則11.

養成記帳的習慣

 

借錢之後就會嘆息。──萊

 

花錢容易,賺錢難。

 

這句至理名言,想必很多人都是心有戚戚焉,好像怎麼賺永遠都賺不過所花掉的錢,結果老是經濟拮据,為錢所惱。

 

的確如此,即使擁有百萬年薪,但在濫支無度的情況下,也會使經濟生活受到影響。尤其,對於不會理財的人來說,有再多的錢也有用盡的一天,所以不可不注意。

 

當然,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敗家男或是敗家女,可是如何讓收支平衡,不要舉債過日子或為錢發愁呢?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花費,來看看是不是真正有必要。

 

雖然高品質的享受,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好比說上健身房、買名牌衣服、為寵物美容、到專櫃買貴的日用品,但是有沒有想過,這些真的必要嗎?

 

也許有人會說,賺錢就是要花用的,不然辛辛苦苦賺錢幹嘛?

 

似乎也有道理,畢竟人為什麼需要錢?主要還是要使用,如果一直存在銀行,錢還有什麼意義。

 

不過,賺多少錢花多少錢,才是合理的用錢之道。個人之所以會負債累累,不是因為他的收入不夠多,而因為他的態度問題。

 

哲學家叔本華說:「財富猶如海水,愈喝愈渴。」

 

為了花錢而拼用賺錢是應該的,但是如果你只能不斷的賺錢而不能存錢,這種態度只會讓你吃盡苦頭,因為不管你找再多或再有名的理財專家為你分析,你的心態以及生活方式都沒有想要節省的念頭,誰又能幫得了你。

 

善於算度財產,合理開支,實際上也是有條不紊地過生活,也就不會為了用錢而煩惱。

 

也許在短時間內,要個人改變花錢的習慣,一時之間好像無法調適過來,但更重要的是要給自己心理上花錢的正確觀念。

 

所以,現在趕快用清醒的頭腦想想到底下一步該如何?

 

例如說,在你消費之前先花個五秒想想你的帳單已經堆積如山,是否真的非買不可,是不是不買就活不下去了。如果能從心理上去壓抑不正常的購物心理,應該會使你的經濟生活不致匱乏,才有能力去投資而為自己增加財富。

 

還有一種實際方法也不錯,就是記錄每筆的開銷,只要記過帳的人都知道,記帳開銷就會自然減少,因為每天記帳的時候,自然會去反省錢的去處,哪裡不該花用的,哪裡可以省下來的,就可一清二楚,避免以後再犯相同的錯誤。

 

也許有人會問:「記帳有什麼用,反正用了都用了,花出去的錢也不會回來,何必為了這些錢傷腦筋?」

 

其實不然,只要養成記帳的習慣,慢慢就懂得控制預算和編列預算,把該花的錢花在刀口上,不會再隨便亂花錢了。

 

收支想要平衡,不妨從記帳開始,就算不一定能「開源」,但至少可以「節流」,因為少花一塊錢就等於多賺一塊錢,不是嗎?

 

※理財一點通

養成記帳的習慣,慢慢就懂得控制預算和編列預算,把該花的錢花在刀口上,不會再隨便亂花錢。

 

理財守則12.

正確地駕馭財富

 

財有限而無窮,當量入為出。──哲言

 

有個古老的故事:從前有位出生貧寒的人,好不容易自立賺錢,竟捨不得花用,省吃儉用的把錢都換成金幣,用袋子裝起來,成天背在背上。

 

有一天發生大洪水,他將黃金袋掛在頭上,爬到一棵樹頂,過了很久,水還不退,他饑餓難挨,正在一籌莫展之際,突然看到個人背著食物,泅水而來。

 

終於看到有人來,他興奮極了,立刻把自己的金子給那個人看,滿懷希望地要求:「我把所有的金幣都給你,你給我一點食物好不好?」

 

那個泅水的人聽了,很生氣地回答說:「你說這些廢話做什麼?這個時候我要金子有什麼用?」

 

說完話,便很快地走了。

 

作家羅斯金說:「生命是最寶貴的財富。」

 

沒錯,錢財人人愛,但有錢有時不一定能幫助我們保全性命。所以,金錢該用則用,該省則省,才是最正確的理財方式。

 

不過,愈來愈多人只注重金錢的追求,卻不懂得妥善運用金錢,結果常為了外在因素而跟著痛苦不安、失眠、焦慮等,好比說當股票爆跌時,在抑鬱的心境狀態下自尋短見,結果錢還沒賺到,性命都玩完了。

 

有錢當然好辦事,但錢財的賺取,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性格、能力、興趣、愛好等心理特徵,會影響個人的投資,所以根據以下幾種性格的人,不宜炒股票:

 

一、環境性格

 

其表現的情緒極不穩定,大起大落,極易受環境影響;順利時忘乎所以,忘記風險,失敗時則一蹶不振。

 

二、偏執性格

 

自我評價過高,個性偏激,剛愎自用。炒股票時堅信自己的片面判斷,聽不進任何忠告。

 

三、懦弱性格

 

缺乏主見,隨波逐流,無主見,遇事優柔寡斷,盲目跟風。

 

四、追求完美性格

 

這種人就是目標過高,稍有不足就耿耿於懷,自自責。有這種性格者,在遭受重大的精神刺激時,容易出現心理失衡。

 

人際溝通訓練專家卡內基說:「人類百分之七十的煩惱與金錢有關,而人們在處理金錢時,卻往往意外地盲目。」

 

有人可以在夕之間暴富,有人也可以把萬貫家財毀於一旦,不管是擁有或失去財富,都容易使個人陷入焦慮中,忘了自己是誰。

 

財富會改變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會改變個人。然而,追求並擁有財富並不是罪惡,只是應該要能正確地駕馭財富,而不是反被財富所控制。

 

財富在愚者的手中會成為墮落的媒介,在智者的手中則會成為力大無窮的千斤頂。所以,只要使用和運用得宜,財富才能為我們帶來有價值的東西,一輩子受用不盡。

 

※理財一點通

追求並擁有財富並不是罪惡,只是應該要能正確地駕馭財富,而不是反被財富所控制。

 

理財守則13.

投資股票十

 

窮人除了錢以外,再也沒有其他可想,這就是貧窮的苦。──王爾德

 

為什麼股票會成為大家的最愛呢?因為投資報酬率大,雖然高風險,但可賺取的利潤多,自然受到大家的喜愛。

 

以實際例子來說,假使個人從25歲開始,第一年買一張市值7元的股票2000股,平均每年收益20%,接下來依此類推:

 

計算,第一年用1.4萬元買7元股票,可買2000

投資:2000x7=14000

收益:14000x20=2800

第二年追加投資1.4萬元加上上年本利共5.096萬元買7元股票,可買7280

投資:50960

收益:50960x20=10192

 

以此類推算,三年後,你的4.2萬元將變成61152元。因此,十年後的收益當然不是你所猜想的翻十萬元,而二十年後成為百萬富翁並不是天方夜譚。

 

當然,這僅僅是以穩紮穩打的方式動作,而你必須有足夠的毅力堅持在股票有20%收益後收手,忍住股票瘋漲的刺激,如此才能防止大跌時輸得血本無歸。

 

雖然股票是投資理財中最普遍的方式,也是一般人最容易操作的管道,但股票有投資與投機兩種情形。

 

投資是利用正當的方式以金錢投入謀取利潤;投機是將股市與商場的變動加以計算後,再投入資金,以謀取相互變動時的差額利潤。

 

另外,經營股票的人也有兩種,一是投資家,一是投機家,投資家對投機家的行徑不敢茍同,而投機家對投資家的作風也不感興趣。

 

為什麼同樣是從事股票交易,卻有投資家和投機家的不同呢?二者的立場在於心態上的問題,也就是當股市發生巨大的波動時,投資家會抱持維持股票穩定的正當原則,細心分析股市和商場的行情,不會貿然拋售或賤賣;而投機家則是利用機會斷頭賣空、殺進殺出,從中獲取暴利。

 

不過,買股票最重要就是要以營業狀況極佳的公司為對象,特別要在股市不景氣的時候買進,千萬不能在股市興旺時買進。

 

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的道理,因為營運狀況好的公司,就算股票偶爾呈現不穩定的現象,也沒有什麼值得掛心的,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回升。買這種公司的股票,即使不能立刻賺錢,也不必擔心什麼風險。

 

以下是專家提供的「投資股票十」,僅為參考:

 

一、不要在行情高的時候買進,更不要在行情跌時賣出。

二、無論買進或賣出,都要以獲利為前提。

三、觀察投資對象的營業狀況,目光要遠大。

四、要考慮投資對象負責人的人格,以及該公司的傳統,不可一窩蜂的隨波逐流。

五、不可著迷,要見機行事。

六、手頭要備有應付變動的資金,以防萬一。

七、一旦買出,要再買進時,必須仔細考慮是否值得。

八、不要妄想過低的進價和過高的售價,要相機行事。

九、以旁人的意見做參考,以自己的判斷做決定。

十、一旦賺了錢,就立刻抽出一部分去投資其他方面。

 

總之,不管投資也好,投機也罷,只要能注意投資股票的十大要訣,就算沒有賺大錢,也不至於賠錢。

 

※理財一點通

買股票最重要就是要以營業狀況極佳的公司為對象,特別要在股市不景氣的時候買進,千萬不能在股市興旺時買進。

 

理財守則14.

理財十大忠告

 

唯有養成儲蓄的習慣,將來才有享受成功與財富的希望。──所羅門

 

※理財一點通

存錢最怕的是沒有恆心,只要能持之以恆,每次存款的金額不必大,長久下來也是一筆為數不小的財富。

 

理財守則15.

穩定的收入作為後盾

 

將金錢認作萬能之的人,無疑會被人懷疑他為了錢便什麼都幹。──馬克吐溫

 

景氣不好、經濟蕭條,很多人都沒工作了,更別想說賺大錢了。

 

不管你是不是知足常樂型的人,或者理想也不大,只想擁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滿足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平平凡凡地過日子。

 

可是,這個基本的願望,並不是那麼容易一蹴可及,即使你很邁力認真工作,卻仍是賺取微薄的薪資,一點一滴的節省,而存款增加的速度永遠追不上物價調漲的速度。

 

尤其,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企業關廠出走,任意裁員的風潮,對努力工作的人又能保障什麼?

 

當然,對位居上位領高薪的人,可能不會感受到家計的重擔,而依賴微薄薪資過活的一般員工,就得好好為未來作好打算。

 

因此,選擇產業前景佳的工作及好公司,是人生理財最重要的第一步,這遠比盲目投資更有保障。

 

為什麼理財的第一步,要找一份適合自己能力興趣、產業前景佳的好工作、好公司呢?專家指出幾個原因:

 

一、工作所提供的資金,是理財的第一步

 

選對及選錯公司及行業,會對個人的職場生涯造成很大的影響。好比說電子業興盛時,很多電子公司行員工分紅配股政策,即使是公司的基層作業人員,也都分到豐厚的薪資獎金。

 

相對地,嚮往大企業的優秀精英份子,可能外表光鮮亮麗,卻不一定有很好的際遇,加上面臨不景氣的裁員失業潮,錢賺得沒人家多,又擔心飯碗不保,可見選擇行業與終身理財的重要關係。

 

二、第一份工作可能侷限以後發展的範圍

 

當景氣好時,公司比較有意願負擔新進人員的教育訓練費用,給新人摸索學習的機會;遇到景氣不好時,就希望徵求有實務工作經驗的人,快速提升業績。

 

因此,對有工作經驗的非社會新鮮人,新公司會更重視跳槽者的實務能力,否則寧可聘用無經驗的新人,所以第一份的工作很可能會終身侷限求職者的工作型態。

 

三、多加充實自己和培養第二專長

 

所謂「做一行一行」,一旦發現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或者認為待遇太低了,想轉換另工作時,必須考慮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從這個行業的專業到了別的行業,更應該審慎評估,除非很有把握,否則不可貿然行動,因為會使得自己在原來行業培養的人脈完全斷掉。

 

另外,如果擔心自己會成公司裁減下的一員,平常就得多充實自己,多加利用公司可用的資源,例如教育訓練課程、主管的免費指導、教育訓練補助等,這對充實個人職場專業技能、提昇人際關係,以及拓展合法賺錢管道都很有幫助。唯有自己身懷一技之長,就不怕會被老闆炒魷魚,也是求取下一份工作最可靠的保障。

 

以上幾點建議,都是最容易被一般人所忽略的,也就是犯了「短視近利」的毛病,眼光放得不夠遠。

 

所以,怎麼知道去投資理財很重要,但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作為後盾,又哪來的錢投資理財呢?

 

※理財一點通

選擇產業前景佳的工作及好公司,是人生理財最重要的第一步,這遠比盲目投資更有保障。

 

理財守則16.

活錢」與「死錢」的差別

 

愚者和他的錢財很快就分離。──英國諺語

 

金錢是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發明之一,它讓我們所處的社會和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建築在掙錢與花錢之上。

 

不可否認,金錢深刻地並多方面影響著我們,幾乎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牽涉到金錢,從生活所需、空餘時間的消遣等,無一不需要用到錢,有的甚至需要大量的錢才夠。

 

當然,錢財依使用的形式不同,可分為「活錢」與「死錢」。

 

所謂「活錢」與「死錢」的差別,在於金錢是否運用得宜,有沒有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例如購買照相機時,依據用途有各種不同的機型,應該選購比較便宜的,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不必求新求,而是儘量購買實用的物品,這就是把死錢變為活錢的方法。

 

可是,如何善用辛苦賺來的每分錢呢?以及每月至少應存多少錢呢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賺錢並不容易,既然賺錢大不易,最好隨個人的所得、家庭的經濟狀況、生活品質的要求,來自行訂定目標。

 

比如說每月最少存薪資的百分之二十,而為了達到存款的目標,對於每月的開支,就有控管的必要。

 

除了不可省的支出外,也要好好評量各項開支的必要性,那麼何謂「不可省的支出」呢?除了維持生活所需的基本費用,像是吃飯、乘車及水電等開銷外,其餘如下:

 

1.必要的服裝支出不可省

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雖然用去追求名牌,但至少要穿著得體,穿出自己的個人風格。

2.適當的旅遊支出不可省

可利用假期外出旅遊,好好放鬆一下平時忙碌的心情,並且增長見識和開闊視野。

3.結交異性的費用不可省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總是需要成家立業,因而慎選適當的對象,也是必須投資的。

4.婚喪喜慶、朋友聚餐等人情事故、聯絡感情的錢不可省

朋友、同事之間的交際,必須靠平時的交誼來聯絡感情,如果缺乏聯繫溝通,到時有事求人可就難了。

5.書報雜誌、教育訓練的錢不可省

當公司教育訓練辦得不怎樣的時候,不可於投資自己,唯有多多充實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都是不可省的支出,至於其他則應當省則省,力行節約主義,千萬不可養成大吃大喝、嫖妓、賭博等有礙身心健康、花大錢的壞習慣,否則賺再多錢都不夠花。

 

※理財一點通

活錢」與「死錢」的差別,在於是金錢是否運用得宜,有沒有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理財守則17.

避免養成借債的習慣

 

舉債是最壞的貧窮──拉惠

 

關於借錢,必須掌握五個前提:

 

1.絕不向人借生活費。

2.不向銀行以外的單位借錢。

3.利息儘量壓到最低。

4.嚴守償還期限。

5.投保人壽保險。

 

※理財一點通

除非緊急之所逼,否則能不向別人借錢就不借,以避免養成借貸的習慣。

 

理財守則18.

購屋五大要點

 

最有見識的方法,就是把它積蓄起來。──

 

在投資不動產時要充分了解,最好先考量幾點:

 

1.建築地。

2.四周環境。

3.管理。

 

※理財一點通

在衡量自己能夠負擔的情況下,來裝潢維修房子、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等,買房子就不是難事。

 

理財守則19.

理財投資工具比較

 

金錢與時光是人生兩樣最沉重的負擔。──約翰生

 

※理財一點通

聰明的人可以運用一種以上的投資工具最投資組合,再依據財務能力、需求目標或整體經濟環境,彈性調整投資組合內容及分配比重。

 

理財守則20.

保全財產的方法

 

在富人的想像裡,財富是一座堅強的堡壘。──培根

 

理財專家呼籲平常喜歡亂花錢的人,最好得注意以下幾點:

 

1.要知識也要錢

一般公司和圖書館都有提供免費的書報可供閱讀,這樣不但可以省錢,又可以得到知識。

2.要花大錢買專業嗎?

有時可能需要請律師或會計師的專業人士來處理一些事務,但並不表示把問題丟給他們就解決了,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也有可能被這些所謂的專業人士坑了費用,最好大概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形。

3.醫療及保險

小病不一定得要去大醫院看,而重大疾病方面的部分負擔,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可能會是一大筆開銷。因此,在買保險之前,要自己搞清楚狀況,如真的不必要,就不要花錢去買。

4.無形的稅

消費購買的時候,是必須付消費稅的,而每項購買的商品裡,其實都含了稅,如果東西買得越多,當然付的稅也越多。

5.令人花錢的習慣

一些累積已久的壞習慣,好比說抽煙、喝酒、賭博等,能改就儘量改,萬一改不掉,也要懂得節制,否則花錢事小,弄壞了身體或傾家蕩產了,可就玩完了。

 

以上這幾點都是一般人容易犯的現象,只要自己有心改過,一定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花費,日子照常過著輕鬆自在。

 

※理財一點通

一些累積已久的壞習慣,好比說抽煙、喝酒、賭博等,能改就儘量改,萬一改不掉,也要懂得節制。

 

CH3 擬定理財時間表

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累積財富,需要好好制定目標和理財計劃,並且運用智慧隨時調整。

 

理財守則21.

擬定理財時間表

 

向來沒有一個暴發戶是善良的。──席爾斯

 

※理財一點通

在做任何投資之前,必須把握一定的規律性,平穩投入,不操之過急。

 

理財守則22.

額外收入的管理

 

危急之時,一分錢有一元的價值。──丁抹

 

※理財一點通

該採取哪一種理財方式,專家建議首先要衡良自己的財力、知識、年齡和性格等因素。

 

理財守則23.

使自己資產有效增值

 

浪費無度,必至於不能養活自己。──哲言

 

※理財一點通

「當家容易,理財難」,個人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一種正確的理財觀念,往往會造成家庭資產的無形流失。

 

理財守則24.

建立一生理財的觀念

 

上天決無意思令任何人留於貧窮,留於痛苦不幸的境遇中。──克雷

 

※理財一點通

每個人都要有完善的理財計劃,按照計劃可以隨時檢視自己的理財狀況,量入為出或投資買賣,完成自己創業的理想。

 

理財守則25.

成家立業的準備

 

喜歡把錢放在身邊的人,大都有用錢毫無節制的習慣。──富蘭克林

 

※理財一點通

做任何投資之前,必須評估所能承擔的風險有多少,才不會因理財失當而影響生活品質。

 

理財守則26.

消費省錢小竅門

 

負債使自由人淪為奴隸。──培根

 

※理財一點通

減少負債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費,只要不隨便亂花錢,以及做好金錢預算,自然就不會負債累累。

 

理財守則27.

摸摸自己的口袋

 

當財富由魔鬼那裡來的,它就來的特別快。──培根

 

※理財一點通

投資理財不能急,最好是從小額開始,量力而為,逐步發展,切忌好高遠。

 

理財守則28.

學會錢財的管理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多所浪費,就得在另一方面設法節省。──培根

 

※理財一點通

想要有錢,光是用想的還不行,最好有一套完善的理財計劃,然後按部就班進行。

 

理財守則29.

心態上的調整

 

人能安貧,與富者等。──莎士比亞

 

※理財一點通

節省許多不必要花費的方式之一,最重要是靠自己心態上的調整,也就是該花則花,不該用則節省起來。

 

理財守則30.

賺該賺的錢

 

貧者希望得到一些東西;者希望得到許多;貪者希望得到一切。──馬克吐溫

 

※理財一點通

善用自己的個性賺錢,還有最重要的是賺該賺的錢,不偷不搶、不貪贓枉法。

 

CH4 活用金錢的價值

 

懂得活用金錢的價值,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而發自內心的滿足,是別人搶都搶不走的。

 

理財守則31.

妥善處理和規劃

 

所有少者,不為貧;慾望大有所有者,則為貧。──哲內

 

※理財一點通

不管是大錢還是小錢,必須妥善處理和規劃,養成好的理財方式和正確的用錢觀念,不浪費、奢靡。

 

理財守則32.

別成為金錢的奴隸

 

吝嗇的人對於他所有的,正如他所沒有的同樣缺乏。──法蘭妮

 

※理財一點通

除了賺錢之外,人生還有更重要的意義與目標。如果因錢財而迷失自己,最後金錢將成為奪走自己人生的劊子手。

 

理財守則33.

不打腫臉充胖子

 

任何人都能量入為出的度日,這是一條人類生活的定律。──盧梭

 

※理財一點通

賺錢不簡單,但花錢很容易,善用自己賺到的每分錢,少貪取非份之財,才是正確的賺錢之道。

 

理財守則34.

別看小錢而不賺

 

財富永不與濫用它的人為伴,卻善待使用得體的人──愛默生

 

※理財一點通

賺錢其實很簡單,只要開始就行了。好好跨出第一步,認真去做,不以賺小錢為恥,就是賺大錢的最佳管道。

 

理財守則35.

自助而後天助

 

獲得財富難,保持財富更難,善於運用財富者更加難。──

 

※理財一點通

一般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之所以傲視群倫,無非對工作有套超乎常人的著眼點,加上有遠見、有理想,以及決心和毅力的配合。

 

理財守則36.

不必為了錢去改變

 

個人的富足與否,端視他的慾望與享受的比例而定。──培根

 

※理財一點通

有錢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但如果因為錢財太多,不知如何運用或浪費驕,因而成為錢財的奴隸,最後也會得不償失。

 

理財守則37.

給自己訂個預算

 

窮困對於人不足為恥,但非常令人不便。──斯密司

 

※理財一點通

減少開支之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給自己訂個預算,做預算可以讓你知道該花多少,以便成功的去減少開支。

 

理財守則38.

錢夠用就好

 

一個揮霍者以充闊變貧;一個守財奴卻以裝貧致富──塞斯因

 

有錢未必會快樂,而沒有錢也未嘗不會快樂。

 

青年時代的富蘭克林,為了閱讀書籍而必須存錢,因此養成他勤儉樸實的生活習慣。

 

當朋友們喝著啤酒時,他便毫不在意吃麵包配水,朋友不以為然地說:「你應該和我們一樣喝酒應酬啊!」

 

富蘭克林聽了,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現在不就是在跟你們應酬嗎?」

 

「那你為什麼不和我們一樣喝啤酒助興呢?」

 

「啤酒的原料不是水和麥嗎?我吃麵包、喝水也是一樣嗎!」

 

自認富足,不用心保持,就如同不足;一生貧乏,而自覺滿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錢夠用就好,不貪不求,自然無煩無惱,生活樂逍遙。

 

※理財一點通

自認富足,不用心保持,就如同不足;一生貧乏,而自覺滿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理財守則39.

別把錢看得太重要

 

除了我們腦海中有富的觀念外,心情上也應該要有。──斯威夫特

 

※理財一點通

個人生活上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外事物的依賴。

 

活用金錢的價值

 

用我們高尚的品格作為堅強的防禦城堡,才能抵抗金錢的惡意誘惑。──

 

※理財一點通

金錢,是人生抽象的快樂;不能享受真實的快樂者,則致全力於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