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趙氏孤兒(節錄) 黎覺奔十七 趙氏孤兒(節錄) 黎覺奔
內容討論
1 趙氏全族為甚麼遭到殺害?程嬰為甚麼冒死也要救出趙氏孤兒?
(1) 因為趙盾忠心赤膽,向晉靈公進諫,得罪奸臣屠岸賈。至晉景公時,趙盾死,屠岸賈藉口追究趙氏族人趙穿殺靈公的事,要殺害趙氏全族。
(2) 程嬰是趙盾的兒子趙朔的好友,他有感於趙家世代忠良,不忍趙家從此絕後,希望把趙氏孤兒撫育成人,將來為國家除去奸臣。
2 韓厥發現趙氏孤兒後,程嬰叫韓厥怎樣做?程嬰用了甚麼方法使韓厥放過自己和孤兒?
(1) 韓厥發現趙氏孤兒後,程嬰竟然叫他立刻把自己和孤兒獻給屠岸賈,去領功受賞,並且大可忘記丞相趙盾當日提拔之恩,為奸臣屠岸賈效力,殺絕忠良,魚肉人民。
(2)
程嬰用的是激將法,不但不懇求韓厥放過自己和孤兒,反而叫他以此領功受賞;但話語中故意提到韓厥曾得趙盾提拔,又指出屠岸賈殺絕忠良、魚肉人民的惡行,藉此激發韓厥的良知,促使他放過趙氏孤兒。
3 趙氏孤兒被發現前和被發現後,程嬰的神態有甚麼不同?他為甚麼會這樣?
(1) 趙氏孤兒被發現前,程嬰裝傻扮懵,而且神色慌張;孤兒被發現後,程嬰的神態嚴肅,大義凜然。
(2) 因為起初程嬰要掩飾行藏,害怕趙氏孤兒被發現;而孤兒被發現後,他希望以話語激發韓厥的良知,放過孤兒。
4 篇中說韓厥聽了程嬰的責難後,「內心矛盾一回」,究竟他有甚麼矛盾?試詳細說明。
韓厥內心的矛盾:一方面,他奉命看守駙馬府,以防有人把趙氏孤兒偷運出外逃掉,如果他放過程嬰和趙氏孤兒,便有失職守;另一方面,趙家世代忠良,而且丞相趙盾又曾提拔他,如果他把程嬰和趙氏孤兒交給奸臣屠岸賈,便是忘恩負義,助紂為虐,殘害忠良。
5 韓厥為甚麼放走程嬰和趙氏孤兒?程嬰被放走後,為甚麼又走回來?
(1) 韓厥見程嬰雖是個草澤醫生,但尚且知道分辨忠奸,還能捨命搭救忠良後代;而自己身為將軍,曾受過丞相趙盾厚待,更不能助紂為虐,斷送趙氏命脈。
(2) 程嬰恐怕韓厥會泄漏趙氏孤兒的下落,所以走回去叮囑韓厥切勿走漏風聲。
6 韓厥為甚麼以劍示意自刎?這與他想起鉏麑和提彌明有甚麼關係?
韓厥想起當日被派往暗殺趙盾的刺客鉏麑,因被趙盾的忠誠感動而不忍下手,終於自殺以保存忠信;而趙盾的侍衛提彌明又因保護趙盾而被殺。這種為忠良而犧牲性命的壯烈行為,令韓厥深受感動,於是便效法他們,以劍示意自刎,向程嬰保證趙氏孤兒的下落永不會被泄漏,使他安心撫養趙氏孤兒,將來為國家除去奸臣。
7 從劇中可見,程嬰是個怎樣的人?
從劇中可見,程嬰的為人:
(1) 勇敢機智:程嬰勇敢過人,冒著生命危險營救趙氏孤兒,遇上韓厥的盤問和搜查,能機智地設法應付,並以激將法使韓厥放過趙氏孤兒。
(2) 富正義感:程嬰與趙家非親非故,只因不忍見世代忠良全家被害,於是申張正義,捨命搭救忠良後代。
(3) 忠心為國:程嬰決心撫養趙氏孤兒,待他長大後除去奸臣,為國立功。
8 試綜合韓厥的行事,分析他的為人。
綜合韓厥的行事,可見他的為人:
(1) 盡忠職守:韓厥奉命守衛禁宮,嚴格執行搜查令,做事負責、認真。
(2) 明辨是非:韓厥放走程嬰和趙氏孤兒,可見他明白到不應為貪圖個人富貴而助紂為虐,忘記趙盾的厚待,殘害忠良。
(3) 深明大義:韓厥為保證永不會泄漏趙氏孤兒的下落而示意自刎,可見他有捨生取義的精神。
作法討論
9 戲劇情節是由矛盾衝突而展開的,本劇中的人物之間有甚麼矛盾衝突?
本劇中的人物程嬰和韓厥之間,有極大的矛盾衝突。程嬰設法營救趙氏孤兒,而韓厥卻奉命捉拿趙氏孤兒,因此他們二人之間產生極大的矛盾衝突。
10 本劇的哪一部分是高潮?試加以說明。
本劇的高潮是趙氏孤兒因發出啼哭聲而被韓厥發現,至韓厥以劍示意自刎的部分。這個部分設置了一個懸念,使讀者關切趙氏孤兒的命運;此外,又展現了程嬰與韓厥之間的矛盾衝突,以及韓厥內心的矛盾,使劇情掀起了高潮。
11 劇本主要用甚麼方法刻畫人物的性格?又用甚麼方法表現人物的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試以本劇為例說明。
(1)
劇本主要通過人物的對話和行為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如從程嬰與韓厥的對話和他們的行為,可知程嬰是個勇敢機智、富正義感、忠心為國的人,而韓厥則是個盡忠職守、明辨是非、深明大義的人。
(2) 劇本通常在台詞前後或中間用括號加插一些描寫人物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文字。如寫程嬰「裝傻」和韓厥「內心矛盾一回」,都用了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