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TO MY DEAR FRIEND PINKY
—探討「三三四」教育改革對整體社會的影響
引言
近年香港教育界改革的聲音不絕,從母語教學、小班教育、專科專才以至「三三四」學制改革,種種新政策意味著香港教育制度將踏進新的一頁,舊有制度快將劃上句號。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為「三三四」的新學制。究竟這種制度能否對以往批評謾罵香港教育制度的人來一次大反擊,改變他們的看法呢?我將從「三三四」制度內容分析其對社會不同人士的影響,從而總括出新學制中的得失,再作出相關評論及建議。
教改內容
現今的教育制度為英國殖民地遺留下來的產物。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預科及三年大學這種仿效英國的教育制度,將會被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 (下文簡稱「三三四」) 的制度所取代。新課程下,中英數及通識教育將成為必修科目,並在20個新高中科目及一系列的職業導向教育科目中選擇2-3個,並滲入其他德育、公民教育、社會服務等學習經歷。政府把新制度包裝得美侖美奐,然而個中所產生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從學生角度出發
新制度下,政府將為學生提供普及教育至中六,然後以一個新的公開試 (香港中學文憑) 以決定那些人有資格取得進入最高學府的入場卷。不少人認為這將紓緩學生的考試壓力,我對這點卻甚有保留。現時有約二三萬人為爭取大學而努力,這是因為會考已淘汰了大部份人。新制下,每年將有十萬多人爭取進入大學,這將會是現時的三四倍!競爭的劇烈程度倍增,在這環境下,你會減低壓力嗎?再者現時若果在會考中稍有差馳,還有高考可以補救。可是在新制下,只有一次公開試決定生死,不容所謂的失手、失準。雖說當中加入了校本評核,但由於所佔比數甚低,起不了決定性作用。還有,公開試的拉曲線評分系統取消,取得優等成績的考生大幅上升。種種跡像顯示考生將會面對更為劇烈的公開試,試問壓力怎會紓緩?
對一些程度及能力較低的學生而言,新制度是一場惡夢。比方說,現時二三萬人在會考中取得零分成績的考生,可以透過修讀毅進計劃來取得一些最低工作學歷的資格。據了解新制下,毅進計劃將會取消。那麼,誰來照顧這班「在金字塔最底層中被遺忘的人」?這批零分考生如何去找工作?憑些甚麼經歷去找工作?
另一方面,一批新舊制度交接的學生,他們在會考中失手,會否有重考機會?如果不重考,可否接受新制下的教育?此等問題極待解決。
老師何去何從?
學生要適應,教師也需花時間去重新適應。現時任教預科通識教育科的教師只有三千名。成核心科目後,任教該科教師人數將倍增。在迎接新學制期間,不少教師需於課餘期間開會、參與工作坊和討論,及一系列準備課程,以了解通識教育科的要求和製作教材。工作量和壓力畢竟上升,教師的要求也要提升。面對一班三、四十人的學生,老師需掌握每一學生的學習進度度所面對的困難,調節教學進度。
從前傳統制度下,大部份科目著重背誦,教師只需對課題作一般性的講解便成。將來除了通識教育科外,其他所有學科也著重於分析性、深入的理解和實用性,務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生活中。過往純靠背誦獲取高分的年代已成過去,死讀書的學生將被淘汰。同一道理,在過程中無法轉型的教師將被捨棄。
新學制讓學生在20多個學科中自由選擇2-3個。一些「冷門」的文化藝術學科,如視覺藝術、音樂科將更少學生修讀。在學校資源緊拙的情況下,任教這些術科的老師隨時失去工作。
學校及政府的角色
中學需重新編排課程、班級結構和教師任教科目的安排,以更有效地調配資源。學校應在改制前擬定一份詳細的計劃書,舉行多場研討會向學生家長闡釋改制內容及相應的配套措施,使他們對學校有所信心。做好籌辦通識教育科的工作。
基於新的四年大學制度,將來有更多學生入讀大學。大學需投放更多資源聘請教授及擴建宿舍。
縱使在滅赤的環境下,政府對教育的投資不應減少。對經濟有困難的家庭應給予援助。新制仍有不少地方需作改善,政府應廣泛吸納各方意見,取長補短。
家長的負擔
新制下由於政府在教育的開支增大,這方面的費用很有可能轉介到家長身上。大學學費的增加,將對普羅大眾構成一定壓力。
通識教育的各種疑慮
至於引入通識教育是大勢所趨。我想政府的原意是讓學生嘗試學習不同方面的知識,不僅是文理商科,總之凡是種種涉及到社會、人文、環境及個人發展的議題,也需要去認識,並掌握當中的思維方法,建立批判性的思考,通過辯論、專題研習,引起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興趣。此等大方向絕對正確,但當中有否完善的配套計劃去達成又是另外一回事。
通識教育源於嶺南大學的博雅教育。其內容廣泛,要求學生在不同領域也需有一定的認知。然而,若果一個科目組織不夠嚴謹,監察檢討制度不好,學生只會學得夠廣而不精,甚至使他們不明白自己在做甚麼,捉錯用神,浪費時間。
再者,引入通識教育,會否真的能提高學生子的學習興趣呢?又或是像從前般死記硬背,為考試而讀書呢?新制下,補習社的天書、筆記、評分標準一樣會營運而生。由於香港的填鴨式教育運作多年,要學生通識,幾無可能。不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純粹引入通識一科是治標不治本。尤其背負傳統制度的包袱,通識教育的實行將受到諸多制肘。
歐美人的教育強調興趣、能力和努力;亞洲人的教育則強調努力、努力、再努力。通識教育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經歷、體驗與感受。從前貧窮的人掌握知握再加上個人努力拼搏奮鬥,便能置富。但在將來即使他們掌握到知識,也沒有多大用處。相反,富有的人能以金錢支持子女接受思考教育,透過旅行、購書使子女增廣見聞,但窮人就全然不同。畢竟,分析、理解、表達、體驗不是純靠努力便學會的。學者梁文道亦指出,通識教育將會使貧富懸殊問題白熱化。
在香港,普遍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缺乏思維能力的訓練,要他們在高中建立批判式的思考,絕無可能。他們連民主黨、自由黨、民建聯也弄不清,還要他們評論各黨的立場和背後動機?
從正面角度看改革
寫了這麼多較為負面的影響,也理應寫一些正面的影響。正如我最初所說,「三三四」的大方向是對的。學生能訓練出多角度思考,正是國際教育界的大潮流,也配合香港知識型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裡多了一年進行學習,教學時間運用更具彈性,學生汲收的知識必定更多、更廣、更多元化,不會再像從前般嚴重偏向於文理商科任何一方。至於通識教育分組進行研習,可順道嘗試實行小班教育,測試成效。學生思辯能力增加,長遠對香港民主政體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還有種種的正面影響在教統局一系列諮詢文件及報告書中詳細說明,在此不再用筆墨解釋。
建議及結語
一個全面改革需在多方面作相應配套才會成功,才會事半功倍。不然「換湯不換藥」,將會事倍功半,失敗告終。這也是特區政府在過去所犯的錯誤。現從各方面作列建議:
對學生而言
1.
改變過往為考試而考試的學習態度和背誦參考答案的風氣
2.
讓他們多讀課外書,從資料搜集方面做起,掌握基本知識
3.
鼓勵多寫、多聽、多辯
4.
保留毅進課程
對教師而言
1.
給予各方面培訓及銜接課程,尤其在通識教育科
2.
製作新的教材
對學校而言
1.
鼓勵學校把一些術科教師安排任教其他科目,避免裁員
2.
全面在高中實施小班教育
3.
建議用作評核成續的作業應盡量在課堂完成,杜絕一切抄襲或代筆的可能性
4.
提高學校的閱讀及學習氣氛
5.
鼓勵學校多舉辦辯論比賽和意見分享交流,讓同學參與
6.
在幼稚園和小學滲入通識教育科的思辯原素
7.
在大學興建更多宿舍
8.
定期進行檢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