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類自知不足,面對大自然與命運,個人便顯得渺小,有無力抵抗之感,於是電影行業踏入有聲年代後,出現了大批英雄電影,所謂英雄電影就是以一個或一群打不死的人為軸心,主角面對子彈甚至原子彈都彷彿有不死身一樣,一個打十個,身手非凡;無疑,當受眾在現實世界面對種種無法解決的問題後,在英雄電影裡定有如見救世主之感,心靈必得到安慰;可是,當英雄電影變得千篇一律,甚至過份脫離現實,難免會由一本正經的英雄電影變成滑稽的笑片。
筆者七八歲開始就覺得英雄電影假得離譜,今以廿歲之齡,作為電影界最龐大觀眾群的一份子,我已經厭倦了成龍在摩天大廈滑下來依然冇穿冇欄,看膩了洪金寶以飛腳踏低無數0向隔黎跳下跳下跟住唔知做咩自己訓低左既敵人,也厭棄了鏡頭狂影史泰龍成塊牛扒咁既胸肌,亦看倦了阿諾舒華新力加在鎗林彈雨下血都冇滴;不是說不佩服影星們的真功夫和真肌肉,但當影星一臉認真,我只是覺得很可笑。
英雄電影不是沒有觀眾,不是沒有出路,但可不可以將英雄人化一點?現實一點?
很喜歡電影《不死劫》的概念,人始終會軟弱、會病、會受傷、會死...不死,無疑是超脫的,但也是不正常的;擁有不死身可能是英雄最大的悲哀和煩惱;無敵是最寂寞,面對無敵的軀體,也許電影鏡頭除了影實英雄西瓜咁大既二頭肌同三頭肌外,也該影一影他臉上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