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立
元代晚期,元順帝荒淫無道,加上黃河氾濫連年歉收,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許多人就
起來反抗,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其中之一。朱元璋原是郭子興的部下,郭子興死後,朱
元璋接收他的部眾,成為抗元的一股強大勢力。
他訂定明確的目標,以民族革命為號召;加上獲得江南讀書人的擁戴,收攬了許
多人;而且朱元璋帶軍,軍紀嚴明,深得民心;在加上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策略正
確,終於在西元1368年正式稱帝,建都應天府(南京市),國號明,年號洪武,史稱明
太祖。
明太祖雖然攻陷元朝首都,逼得元順帝北逃,並建立了明朝,但是部份的省份仍
被豪傑所佔,或是為元人所有。所以明太祖繼續派將討伐,一直到洪武十五年(西元
1382年)平定雲南省後,全國才算統一。
明朝衰弱的原因
明朝自宣宗之後國勢逐漸轉弱,追究其原因可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因:
自英宗起,即有: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宦官干預朝政,掌握大權,使得許多正直之士受到迫害。
2.權臣專擅:
嚴嵩把持朝政達二十年之久,使得國基動搖。
3.黨社紛爭:
各方權貴呼朋結黨,互爭權位,形成為害政治的黨爭。
4.邊患危害:
蒙古、日本、滿洲不斷來犯,使得明室兵疲馬困,國庫一空。
5.流寇之禍:
由於朝政敗壞,外患不斷再加上天災連年,使得許多百姓淪為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