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明)施耐庵

 

水滸傳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水邊的故事」,這個故事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已經在民間廣泛地流傳了。到了

元末清初,才由施耐庵整理成一部長篇小說。有人說以綠林好漢做為主角的水滸傳,是中國最偉大的俠義小

說。它來自於民間,盛行於民間,充份反映出平民百姓的心聲和社會的真相。

特別是突出了男性之間的友情跟義氣,與民間傳統的理想契合,所以深受一般市民的歡迎。閱讀水滸

傳,就好像是接觸到了藏在社會底層的脈動,更能夠感受到一股屬於民間的蓬勃生命力。而這個精彩的故

事,應該要從北宋的國都汴京開始說起。

這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國都汴京的市容,櫛比鱗次的商店,熙來攘往的人群,充份顯示出汴京

的富裕和繁華,但是在這盛況的背後卻藏有許多的隱憂。

因為北宋的國勢並不強盛,它北方有一大片國土淪落在異族的手中,朝廷內又有奸臣弄權,小人當道。社會

上貪官污吏和仗勢欺人的土豪劣紳,更往往對平民百姓造成了直接的痛苦。在水滸傳裡面有一首歌,很清楚

的唱出了當時普遍存在人民心中的不滿和無奈: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回中國名著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