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臍穴,只是溫灸學裡的其中之一穴道。
|
 |
溫補的效果,適用於陰證、虛證、寒證的人。
|
 |
對於,體質燥熱的人,就不太合適施灸時間太久、艾條+溫灸器不宜距離皮膚太靠近。
|
|
 |
溫 =
溫溫的、慢慢的、漸入穴道。
|
|
灸
= 就是久+火...可以燃燒很久的火(灸完後的穴道,效果還會持續至少一整天)
|
|
 |
為了避免燙傷,在家DIY薰臍時,千萬不要迷信,愈熱效果愈好。
|
 |
溫灸或薰臍應與皮膚保持適當距離(最少要3~10公分),溫熱度也要在可忍受的範圍。
|
 |
(寧可溫溫的。效果更好!!)
|
 |
第一次( 最好是剛開始的前3次都不要超過10分鐘。)
|
 |
( 或一感覺到溫熱,便馬上移除薰臍工具。 )
|
 |
灸5∼15分鐘,若身體不適感或疼痛、灼熱感,應立即移除且停止。
|
 |
並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
|
|
 |
薰臍過後,應多補充水分。
|
 |
若發生過敏......溫灸的時間太長了。...
(癢=排毒...不要去騷抓)...(騷抓易患蜂窩組織炎)。
|
|
口乾舌燥、上火等不良反應........溫灸的時間太長了。且艾條+溫灸器與皮膚距離太近。
|
|
最好暫停一個月。
|
 |
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不宜薰臍。
|
 |
對於皮膚有傷口、孕婦、感冒、發燒、細菌感染.....
|
|
太渴、太餓、太飽、喝酒後及不夠清醒的人。
|
 |
體內有發炎反應的病人,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感覺神經末梢遲鈍的人,
|
 |
老人、小孩等自我照顧能力較差的人,以及對中草藥過敏特殊體質者也不適合薰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