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NG
手提電話對我而言,有沒有都沒有太大的分別,更何況是其廣告呢!不過,在這報告中,令我更加留意手提電話廣告,我覺得其廣告的表達手法實在令我深刻。現在的廣告不斷進步,有時,我都十分佩服廣告創作者的創意,若果我也可和他們一樣的話,我想我現在一早不唸書,去創作空間發展了。
我想董特首有時也會不想當特首。要當得好是非常困難的,但當得不好卻又受千夫所指。不過,我相信能者當之,不論我、武則天、董特首,甚至是你,若沒有此能力,那些人又怎會選你?雖然自己不是天資聰敏,但我深信做每一件事只要盡力去做,但求無愧於心便即妥當。我會鼓勵自己不斷努力去改善不足之處。 ^^
〈二〉KA
完成這個報告後,我學到原來要做一個廣告是必須經過詳細的計劃。廣告的目的是要達到引人注意為目標,到最後因而選購該項物品。而今次我們所探討的是青少年如何受廣告的影響?身為一個青少年的我,我清楚明白我每天看到的、聽到的廣告,無論是電視、電台、街上五花八門的廣告箱…這都會使我要花更多的金錢去買一些不值這個價錢的貨品,因為生產商會把用在廣告的成本轉移到我們這些消費者身上,但為何我又願意去購買它們呢?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可以這樣看。
廣告是為了增加銷售量,要增加銷售量,當然要有要讓大眾知道有該產品,這還未足夠,要讓他們人目中該商品是好的、有用的,才會它有需求。要怎樣才能令大眾心目中有該物品,對它有認識和需求呢?廣告便可達到此目的。要是知道廣告只會一面倒,把商品最佳、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絕對不會暴露自己的弱點。而我們就正正被這一點點的美麗所引誘、所蒙蔽,衝動下便買下了,因而達成生產商的目的。事實上,不單只是手提電話廣告,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商品的廣告,都可以用這個觀點來看。此外,雖然我知道可能要花這些「無謂」的金錢,但我卻仍然要中計呢!這可能就是廣告的巨大威力了!
〈三〉FLORA
我還記得未正式選取這題目的時候 ‚ 我們正苦惱應該以甚麼東西為我們的文化研究目標。但後來我們留意到手提電話廣告也是一種文化 ‚ 而且對我們也有切身的關係‚ 因為手提電話日趨流行。 據有關調查透露 , 現時在兩人中已有一人擁有手提電話。 平時我在街上也看到不少青少年擁有廣告裡所流行的廣告,
所以我便有興趣去探討手提電話廣告對青少年的影響。
我一直都以為青少年都是受廣告所影響而買手提電話 , 但當我做了這個文化專題研習的時候 , 我發覺原來我的看法不是完全正確 , 在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中, 我看到一定會買廣告裡的手提電話的只佔小數 , 可見廣告並不是在手提電話購買力扮演一個的重要角色 , 它只是一個配角。另一方面 , 我很高興見到青少年不會容易受廣告影響 , 大部份也是精明的消費者, 他們能夠考慮到其功能是否能達到自己的需要才會購買。
也許一個簡簡單單的廣告還比一個花巧的來得好。因為消費者真正想知的是其產品的實際功用和好處。
相反, 縱使廣告有多花巧, 但其功用未能表達清楚, 便不能發揮廣告的真正效用。 廣告的目的是讓吸引觀眾購買 , 如果只能吸引觀眾 , 但未能使他們成為消費者
, 這便是失敗之作了。 因此我覺得廣告商應配合簡單和花巧的手法 , 從而達到廣告的最好效果。
〈四〉WENDY
這一份文化報告,令我學會了兩樣東西,其一是如何分工。我在完成這份報後,我發覺做這一份報告時比任何我曾做過的告都輕鬆。為此想了一會兒,接著我便整份報告看多一次,我發覺我所負責的部份雖然是與其他組員的是不同,但卻是有一些關係,為甚麼我們將工作分開了幾部份去做,效果反而比以前的報告會更好呢?
我發覺分工可使每位組員的工作量大大減低,但這卻會使每個小分題中的內容會變得有點沒有關聯。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只要組員與組員間有適當的溝通便行了。當我們知道其他組員的進度,一但有了其他變數,我們就可以更快地去作出相對的應變措施。
我學會了的第二樣東西就是多元想考,當我不斷在想著手提電話究竟與文化不甚麼關係時,我覺得十分困惑,因為文化是一種十分虛無飄渺的東西,無論是甚麼,只要再想深一層,它便與文化有關。初時,我對於這個題目都摸不著頭盧,但當我多看了文化書,再想一想它與手提電話的關係時,靈感便一踴而上了。但當我再下筆書寫時,另一個難題又出現了,我發覺我不懂如何用文字將它們兩者互相連結,以前文字的書寫在於我來說是不成大問題的,但如今,我卻寫不出文章來,究竟為甚麼會這樣的?其實,有此東西,如文字的書寫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訓練出來的,平日的準備工夫原來是十分重要的。
我感到好慶幸,這份報告由開始到完成,都十分順利。
開始的時候,我們要為報告設定一個主題,大家意見紛紛,最後定立了這個題目,原因是手提電話及其廣告對我們這班青少年的影響的確很深,期望製作的時候不缺對題目的好奇心,我們都十分滿意這次的選題。
報告分了好幾個單元,我負責對手提電話廣告進行分析。在尋找資料的時候,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互聯網,二是書籍。互聯網中的確有不少資料,例如焦點手提電話的基本資料等,而要進一步分析有關內容單靠網上的資料確實不足。於是書籍就大派用場,它比較詳細而全面地講解了”廣告”的資料,能夠有詳細的資料,對於分析方面有莫大幫助。另外,為了令報告更真實具說服力,走到街上拍攝實例和剪輯雜誌報紙的廣告是少不了的。過程中也遇到難忘的事: 我走到街上的手提電話專門店外,先是告訴店員,希望他能准許我拍攝,但他拒絕了,我心知不妙,但只好硬著頭皮往另一間再嘗試。走到第二間專門店,這次店員被問到的時候雖然面有難色,但她仍然勉強答應了,於是我快速地完成工作便向她道謝離開。
完成這份報告的確令我加深了對組員的了解,還有溝通的技巧和分析事物的技巧,更令我對廣告行業的了解更進一步。對於廣告行業,我多了一份好感,多了一份『入行』的衝動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