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誤以為茶樓和酒樓是一樣的,但其實在三四十年代,是有分別。想知道它們有甚麼不同?看看下面的解釋吧!
茶樓
茶樓故名思義就是供人「飲茶」的地方,它的消費較低,只經營早市,由早上五時至十時,稍事休息,再做午市至下午三時,接著全面休息。
茶樓的主要對象是中下階層,故所提供的食品種類,都以價廉物美和「大件挾抵食」見稱。而其款式只有大包和點心各兩款,沒有賣相小巧精緻、令人捨不得品嚐的菜式,也沒有瑰麗堂煌、氣派不凡的裝修,但已為一眾「打工仔」提供豐富的早餐,開始一天忙碌辛勞的工作。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素大大提升,開始追求生活的享受,因此茶樓也逐漸演變成酒樓。
酒樓
酒樓是由茶樓演變出來的,由八十年代開始興起,是一家大小週日共聚天倫的好去處。它完全依賴夜市,黃昏六時起,客人先是耍樂一番。到晚上十一時才上菜,直至翌日凌晨四時才散席。
由於酒樓與妓院息息相關,所以商家、有錢少爺自然成為酒樓的主要顧客,而提供的食物也不是「大件挾抵食」而是小巧別緻,重視色、香、味俱全。酒樓的裝修往往都華麗非常,地上鋪著紅地毯,予人氣派不凡的感覺,而在大聽的一幅牆上會掛上一對金色的龍鳳和一個「囍」字,有「龍鳳呈祥」的意思,供人結婚擺酒之用。酒樓所提供的食物很注重賣相,每一道小菜都會放上鮮花等作裝飾,有時甚至令人捨不得一口吃下去。
酒樓的興起印證了社會的進步及人們追求生活享受的提升,是隨著時代變遷的食肆。
看過以上的解釋,相信大家都知道茶樓與酒樓有甚麼分別,以後別再弄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