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ingland |
|
網球.球迷.希姬絲 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一些我們不肯承認的事。 MARTINA HINGIS已經離開了我們的網球場。 ∼待續∼ 朋友都知道我愛看網球,但其實我並不是很小就喜歡看的。如果你是我的老朋友,卻答不出我喜歡網球,不須要驚訝。因為我是幾年前「忽然之間」愛上看網球比賽。 最初看網球,是看希姬絲。 在體育新聞上看到這位口不擇言的天之驕女,到底是她是什麼的一個天才呢?是什麼的一個「一姐」呢? 然後,電視直播,我看她的比賽,也看其他球星的比賽。 最初的時候,我連如何叫贏了一 set 也不知道;明明球手甲打得很好,為何輸的人是她呢? 我不會分誰打得好、誰打得醜,只知道誰美誰醜誰是球星誰不是。 看多了,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好」,什麼叫「高章」。 看MARTI的比賽,你會好容易發現她跟別人不一樣,因為旁述會不停教你,會重播讓你看清楚她在玩什麼、表演什麼。旁述會告訴你:看她多聰明。 (當然,旁述也會告訴你希姬絲的發球多麼糟,罵球証和擲球拍是多麼無謂。) 後來,自己看懂了,懂得看了,知道旁述並沒有騙人,她果然有她自己的一套,獨一無二。 最初抱著看明星的心態看球星希姬絲;後來變成看我的偶像MARTI比賽。 看網球=看希姬絲。 你可能會奇怪,一有大滿貫,CWING就會兩個星期天天在電視旁,又怎會只是看希姬絲的比賽呢? 如果你看足球,你會星期六晚上十一點準時開電視看曼聯對利物浦。但你不會明白為何一個網球球迷會花半天時間坐在電視機面前,卻不知道自已的偶像什麼時候比賽。等了大半天,原來比賽取消了。 (現在可以上網知道消息,早些時候沒有這回事,因為當時我不會電腦……) 網球比賽一直只有「賽程」並沒有確實時間,因為沒有人會知道比賽會打半小時還是五小時(如果天雨影響更可以一直等下去……)。而且球迷是不會知道會當其時會直播那一場比賽,因為中央場及一至十幾號場都同時有比賽進行。可能有五、六位球星在同時比賽,所以有時候希姬絲的比賽也確是有理由沒直播的。 (雖然MARTI的「出鏡率」在球星之中其實是算高的了。) 所以球迷可能看了一大堆精彩比賽,卻沒有看到自己真正想捧場的比賽,結果還是要看重播精華片段。 一邊看一邊等,結果,今天變了一個小球評家。 ∼續∼ 天意,總是愛弄人的。 聾了的音樂家、盲了的畫家、跛了手的書法家、味覺失調的廚神。 腳傷的運動員。 遇上這樣事情的,偏偏要是天才。 偏偏要令獨特的東西成為絕唱。 MARTI缺席AUS OPEN,全世界球迷同聲嘆氣。 記得賽前有過她復出的消息,只是再燃起了我們星火一般的希望,然後再一次一盤冷水傾在我們的頭上。 今天的MARTI,在她的家--瑞士讀書,讀英文。 22歲,世界手屈一指的女運動員,現在正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卻是她夢鄉的生活。 跟其他運動員一樣,14歲就在網球場打出名堂的小女孩並沒有機會天天上學校過一個正常年輕人過的學校生活。今天,她拿起課本上學去。 我說過MARTI是最勤力的女網手。過去,她活躍球場,在她還沒有惹上腳患之前,她受過最大受傷而放棄比賽並不是練習或比賽引起,而是她在騎馬時受傷。 看MARTI的新聞久不久就會見到她提起她的馬,可想而知她對騎馬的熱愛,只是身位一個前列球手,她不可以為興趣而令自己有受傷的機會。 今天,她隨時都可以騎,喜歡騎多久就多久。 從她發光發熱的一天開始,MARTINA HINGIS就已經戴入歷史。最年輕的大滿貫少年賽得主(12歲)、最年輕的大滿貫得主(16歲3個月零26日))、最年輕的「一姐」(16歲6個月零1日),擁有209週WTA ranking no.1記錄。 剛好見證了「神童」10年來的網球生活。 最近看了兩篇專訪,記者都努力追問她復出的問題,MARTI答得很小心,完全沒有給廣大球迷猜測:我現在的確在退休中,在可見的將來並不會復出。 她的談話中看到她又成長了。 我知道MARTI沒有說謊,她說現在只可以打出60分鐘好波。那麼,這跟上年年尾她的表現相符。第一SET打得好,第二SET是送禮大行動。 有時候想,MARTI的身體不足以在打單打,如果她繼續打雙打也好。到底她雙打實在打得太好,就算是一般狀態,我相信她仍會打出出色的比賽。 她但把這條後路也封了。她拒絕像Martina Navratilova一樣 47 歲仍在打雙打(只打雙打)--仍然是爭標大熱門。 "Either I play fully or not. Live continues even you don't run behind the tournament. It looks like some people have nothing else to do. Of course the Price Money is not bad. But you have to get your money in another way." 令我想起小說 < LITTLE WOMEN > 中,從小一直充滿繪畫天份的小妹AMY,長大了卻沒有以畫家作為職業,她說: 「我要嗎當偉人,要嗎什麼也不當,我不要做那種平庸的拙劣畫家。因此,我不打算再試了。」 拒絕成為次等球手,打不出十成水準就不會復出,因為她拒絕再試了。 沒有球迷會否認MARTI是個十分聰明的人,希望她的腦袋跟反應在網球場以外的地方也有發揮。 這是一個失落小球迷的祝福。 'If
the People say that my personality and my charisma were unique, my play and
oversight as well. 沒有人會料到Jennifer Capriati在 25 歲時還可以重返世界尖端,也沒有人想到 47歲的Martina Navratilova 仍可以捧盃。 這是奇蹟.這是異數.這是出人意表.這是無法估計的事情。 但終歸發生了。 只是,發生的機會微乎其微,否則那就不叫奇蹟了。 寫了很多的一篇,既然希姬絲收山了,我亦不清楚自己會在什麼時候會再update網球資料。故事一寫.就一大篇,符合我的作風 如果有人從頭看到這裡,我很高興,謝謝 別了.希望這只是暫別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因為夢不需要邏輯根據
18 / 4 / 2003
|
你有否一刻想站起來,張口放聲大叫? 來!現在就開始 , 準備!1...2...3...呀...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