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很喜歡音樂,他剛到美國時,就到街頭拉小提琴賺錢。
不久喬治認識一位路斯,兩個人就在市場門口賣藝,因為那裡的人潮很多。
半年後,喬治湊足了經費,想去大學音樂系進修,就和路斯道別。喬治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音樂的領域,雖然不能在街頭拉琴賺錢,但他 並不覺得可惜。十年後,喬治路經以前拉琴的市場,發現昔日的老友路斯,仍然在最賺錢的市場門口賺錢,路斯一如往常的得意,和悅地說著:「好久不 見!你目前在哪裡拉琴?」
喬治輕握老友的手,親切地說:「我目前在國家音樂廳拉琴。」
路斯帶笑:「國家音樂廳門口確是不錯的地點!生意還好嗎?」
喬治淡淡地笑著:「還可以啦!」
路斯怎麼會知道,十年後的喬治,已是國際知名的音樂家,往返在世界各地巡迴表演,而不是在門口拉琴賣藝而已?人很難想像自己有多少的可造性,有些人就像路斯,守著市場門口不放,以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具意義的地方,卻不知道自己從來沒有進步 過。
於是你瞭解了,人一生的懸殊,就是這樣改變的。赫伯特:「人們說我作了些甚麼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到底作了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