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自走重型榴彈炮

根據在東線早期戰鬥的經驗,德軍發現自己缺乏跟得上裝甲部隊前進速度、能提供及時火力支援的移動炮兵支援。

1941年晚些時候,軍方作出了在III號坦克底盤基礎上發展出一種榴彈炮載運車的決定。1942年早期,一輛在III式坦克底盤上安裝帶有炮口制退器的105mm leFH17型榴彈炮的原型車完成了。由於當時已決定將採用IV號坦克底盤,這個設計沒有被接受。但總體設計思想得到了肯定,所以很快一輛在IV式坦克 底盤上安裝105毫米leFH17型榴彈炮的原型車被製造出來了。

1942年7月,軍方又要求採用威力更大的不帶炮口制退器的150毫米sFH 18 L/30型榴彈炮配合埃克特公司發展出的新底盤Geschutzwagen III/IV,它結合了III號和IV號坦克的部件。使用這種底盤的自走榴彈炮最後被稱為野蜂。開始時,野蜂是作為一種過渡期的方案,準備用到新的自走炮專用車體/平臺開發出來為止。為了提供足夠大的戰鬥室,底盤被少許延長,引擎從以前的位置(車體後部)向中間移。

1942年年底時,由埃克特公司設計、德國埃森工廠製造的第一輛蜂自行榴彈炮生產完成。至1944年,德國埃森工廠共製造了666輛蜂自行榴彈炮 。  

 

回到「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