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自走防空炮
二次大戰是第一次讓空中武力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大戰。每一個國家都要同時保護固定與行進中的軍隊,避免遭受到不固定的空襲。
大戰開始第一年,德國充分地掌握了制空權所以沒注意到要製造自走式防空武器。1942年情勢改變了,德國開始認真尋找製造更佳自走炮的方法。他們試過各種設計,混合了不同火炮和炮座,直到1944年才 生產出令人注目的單位。他們將四門防空加農炮裝在一座開放式的旋轉炮塔,然後安置在IV號坦克的底座上成了旋風自走防空炮,產生出驚人的結果。
旋風自走防空炮重22噸,時速為40公里。旋風自走防空炮的主武器為四枝20毫米的防空防,另外裝有一枝7.92毫米機槍,所以成了可怕的防空武器。
旋風總是在作戰狀熊,不僅能有效掩護移動中的部隊,也幸虧具有多視角功能,使它除了為一種可怕的防空武器,也成為可怕的反步兵武器。在法國北部,光是一門旋風就可以驅散並摧毀整個由800人組成的步兵營。
由於旋風登場得晚,所以這款特別優異的武器直到大戰結束時還是相當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