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自走防空炮
德軍最後一架自走防空炮就是閃電。閃電的計劃是在1943年提出的,德軍計劃在它上裝上兩枝30毫米防空炮。
1943年的時候,盟軍轟炸德國的次數越來越頻密,德國空軍也開始無能為力。德軍於是提出了不水自走防空炮的計劃,大部分自走防空炮都是使用IV號坦克的底盤,如旋風、東風。閃電當然也不例外 ,而且比旋風、東風更為先進。
德軍對建造閃電有不少計劃,第一個計劃是把一個經過改量的U潛防空炮塔加上閃電上。該種炮塔裝了兩枝30毫米MK 303防空炮,但這計劃被德軍當作一個不實用的計劃。所以德軍改用103/38型雙聯裝炮塔,該種防空炮能在1分鐘內發射450發30毫米炮彈。不如戰機如Hs-129也選用這炮塔。
閃電的結構大致上與IV號坦克差不多,只是換了一個新炮塔,閃電與其他自走防空炮不同,它有一個全密封的炮塔。它的裝用良好,射速也很快。不過由於閃電只內儲1,200發炮彈 ,它的高射速使它只能發射150秒。
閃電計劃在1944年9月開始生產,後來因為盟軍的功勢,在戰爭期間只建造了3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