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式驅逐戰車

斐迪南驅逐戰車又稱象式驅逐戰車。該種驅逐戰車的底盤在虎式坦克底盤研製的時候就已經有了。1941年5月26日,德國軍方決定研製新型重型坦克,研製的代號為VK4501,由波爾舍和亨舍爾公司競爭,後來亨舍爾公司的樣車VK4501(H)被軍方選中,定型後便是虎式重型坦克。而波爾舍公司的VK4501(P)樣車已經生產了90輛,公司的總設計師波爾舍博士向希特 拉建議將這些底盤改裝成重型突擊炮(驅逐戰車)。1942年9月26日,希特拉批准了這一建議。隨後,波爾舍公司利用VK4501(P)的底盤生產出90輛重型突擊炮,最後命名為斐迪南 驅逐戰車,後來又改稱為象式驅逐戰車。

象式驅逐戰車裝備有一門88毫米Pak43/2型火炮。首次使用就是在庫爾斯克戰役,德軍裝備了兩個象式坦克殲擊車營,分別是第653,第654裝甲營,各營下轄象式坦克殲擊車45輛。在會戰第一天的進攻中象式坦克殲擊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由於這種 驅逐戰車技術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沒有設置自衛的機槍和一些機械問題,在突破蘇軍的防線後被蘇軍的步兵摧毀了。為了可以射擊靠近它的蘇軍士兵,德軍臨時採取了在車體後部搭載裝甲擲彈兵的方法,不過這帶來的直接負面影響就是人員的巨大傷亡。儘管如此,象式坦克殲擊車還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摧毀了蘇軍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並在德軍進攻階段取得一定的突破。可以說是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威力最大的一種 驅逐戰車了。庫爾斯克會戰後剩下的50輛車都裝上了MG34型7.92毫米機槍,由機電員操縱射擊。其後,象式驅逐戰車還參加了蘇德戰場上其他的戰役以及在義大利的戰鬥。

象式驅逐戰車火力強大,防護性能超群,但是機動性卻較差,而設計思想上的大膽創新,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使象式驅逐戰車確立了它在世界戰車史上應有的地位。

 

回到「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