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34重機槍

在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限約下,德國幾乎是沒有任何發展軍備的自由,但是德國人很明白,這種情況不能持續下去,他們想到了些投機取巧的方法,利用設在國外的工廠,或和外國合作,來研發武器,這種模式下德國建立了基本的武器設計概念,和得到了許多的可以隨時投產的武器設計圖。
就在這種背景下,有一型為德軍設計的機槍於1930年的瑞士被設計出來,這個外型洗鍊的機槍被命名為mg30,它採用了許多創新且十分實用的設計,不過這時的德國國防部似乎並沒有打算採用這型機槍,在MG-30的設計小組的持續改良下,德國國防部終於採用了這些個開創機槍新時代的設計,並依採用年份1934命名為MG-34。
MG-42是世上第一挺7.92毫米口徑的通用機槍。MG-34是納綷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一,也是世界上是有名的機槍之一。但它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一是重量太大(槍全重12公斤),二是零部件的結構比較複雜,製這公差要求過於嚴格,生產困難。
MG-34重機槍因為使用固定式的機架,所以有著不錯的穩定性,它能作頗為精準的射擊,MG-34在隨後爆發的大戰中的各戰場中的表現十分優良,也深受士兵喜愛,但是MG-34仍有許多缺點
,它最大的缺點就是重量重,而且架構時間相當長,在它移動或是架構時,就是它最脆弱的時候。
MG-34重機槍每分鐘可發射900杖子彈,強大的火力使它成了盟軍害怕的武器。不過以後出現了MG-34改良的型號MG-42,由於該槍非常可靠,而且使用廣泛,可以配備兩腳支架、三腳支架等,
所以大量取代應用廣泛的MG34輕機槍。
回到「輕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