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129攻擊機

雖然在一次大戰時就已有數種密接支援與地面攻擊機的出現,然而直到西班牙內戰時她的重要性才真正為世人重視。到了1938年德國航空部遂積極的尋求一種能支援地面部隊的多用途攻擊機 ,以補Ju-87僅能做俯衝轟炸的不足。於是亨謝爾廠的尼洽拉斯博士便設計出雙引擎的Hs-129。

Hs-129的單人座艙具有防護裝甲及三寸厚的防彈玻璃,機身截面呈三角形,並裝置自封式油箱。火力搭載則配置於機身兩側,機腹並能攜掛炸彈。由此可看出其基礎設計理念係著重於存活力的提升 ,然而A-0型的預量產機在接受測試時卻被試飛員批得體無完膚,最後此系列的機型多由羅馬尼亞部隊使用。

重新修改設計的B系列機則大量採用法製的14M型發動機,此型發動機原先是由法國維琪(Vichy)政府為裝備德軍的Me-323所生產。B系列的總產量約有841架之多 ,然而由於其是以東部戰線的條件作為設計基礎,因此在其他戰場的表現平平,尤其是酷熱的北非戰場。而在Hs-129的各種改裝型中,配備75毫米無後座力炮的坦克獵殺型要算是最特殊而著名的 ,因為其在機身裝有金屬偵測器,當飛機飛越裝甲目標時便能自動攻擊。

Hs 129原型機配備兩具495匹馬力的阿格斯As 410A-1倒V型十二汽缸空冷式引擎。Hs-129B系列配備兩具690匹馬力的法製諾朱﹒隆14M 04/05複列星型十四汽缸氣冷發動機。Hs-129B-1/R1型配備兩挺7.92毫米MG 17機槍;兩門20毫米MG 151/20機炮;50公斤炸彈兩枚或等重之人員殺傷彈。Hs-129B-1/R2型配備一門30公釐MK 101機炮。Hs-129B-1/R3型則於機腹搭載MG 17四聯裝機槍筴艙。Hs-129B-1/R4型則增加炸彈攜帶量至250公斤。Hs 129B-1/R5型裝置一具空照相機成為偵察機型。Hs-129B-2型以13毫米MG131機槍取代原先的MG-17機槍。此外尚有若干於機首改裝37毫米或75毫米反戰車炮的實驗機型,亦有搭載多管75毫米無後座力炮機型。

Hs-129的75毫米炮為它贏得「坦克開罐器」的美譽 ,大約有1100輛戰車裁在Hs-129手上,而且以重裝甲著稱的蘇聯T-34也抵受不了這可怕的坦克殺手。

 

回到「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