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戰艦

俾斯麥號是德國海軍在二次大戰期間所建造最強大的水面作戰艦隻,也是Z計畫中第一艘完工的戰艦。俾斯麥號裝備新發展的380毫米/52連裝炮,和英國所使用的381毫米/42相比,他的倍徑較長,雖然膛線的磨損較嚴重,但卻可以達到高初速的效果,使得俾斯麥號在近距離海戰時的穿甲能力大增。俾斯麥號的主 炮彈也和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一般的主炮都是由彈頭和配合射程所送入膛中的裝藥組成,裝藥一般是由布囊裝著的火藥,在主炮發射時引爆以推進彈頭;然而逐次裝填裝藥實在很麻煩,因此俾斯麥號備有進行短程 炮戰專用的金屬管式裝藥,隨著彈頭一起被送入膛中,因此在裝填的速度比傳統方法快了接近1倍。

俾斯麥號於1939年完工,在他下水後,一舉一動都被英國的偵察機紀錄,英國每天都會派遣偵察機到波羅的海監視俾斯麥號,深怕一個不留神,讓他鑽進了大西洋,這對可對說是英國生命的海上船團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不過俾斯麥號在1940年5月起航時,很湊巧的英國偵察機誤認了一艘大型商船是俾斯麥號,因此在他到達挪威峽灣之前,都沒有被發現,直到他正在航行時,被一架皇家空軍的噴火式戰鬥機發現,這時皇家海軍才意識到大難臨頭了。所有在北海附近的軍艦都被要求搜索俾斯麥號,而英國則派出了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鬥巡洋艦胡德號緊急前往冰島攔截俾斯麥號。5月24日清晨5時22分,英德雙方都發現了對方,隨即發生了炮戰,由於英國艦隊在海峽中陣型施展不開,加上英國曾一度誤認歐根親王號為俾斯麥號,胡德號遭到了集中攻擊,俾斯麥號的主炮擊中了胡德號後甲板下方的彈藥庫,爆炸火柱衝上了200公尺的空中。在短短的5分鐘內胡德號就折成兩截沉沒了,全艦1,419人中只有3人生還,另外俾斯麥號還擊退了威爾斯親王號。

不過這場戰鬥俾斯麥號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1,000噸的燃油隨著威爾斯親王號的攻擊流失,續航力不足無法進行大西洋作戰,只好先往法國的普雷斯頓港進行修護和補給。然而英國海軍怎會放過俾斯麥號,全大西洋上超過400艘的英國軍艦全力追蹤,24日晚上英國航空母艦維多利亞號就對俾斯麥號進行一次攻擊,不過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而致命的一擊出現在26日傍晚,從地中海趕來的皇家方舟號搭載 的劍魚魚雷機對俾斯麥的攻擊中,一枚魚雷擊中了他的艦尾。當時舵機室浸水,因為當天海象惡劣,官兵無法進行水下的緊急搶修,而該艦上沒有配備潛水裝備,因此也無法派人進入舵機室,導致俾斯麥號的舵角卡死在15度,它已經無法迴避英國艦隊的攻擊。

最後在27日上午,英國戰艦喬治五世號和羅德涅號先是一輪猛攻,俾斯麥號受損嚴重,許多的地方燃起大火,桅竿已經被打斷,最後被重巡多塞特郡號連續發射的魚雷擊沉(不過最近多次海底拍攝的證據顯示俾斯麥號是被德國自行弄沉的)。

 

回到「艦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