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伯爵航空母艦

在德國力圖重整艦隊之際,德國海軍提出了Z艦隊的造建計畫,計畫包含了Z37級驅逐艦、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俾斯麥級戰艦和航空母艦一一一齊柏林伯爵級,對這德國有史以來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海軍顯得十分興奮,不但從日本請來設計師協助設計航空母艦,更對當時的主力機種Bf-109和Ju-87提出艦載機計畫。但是其後在設計上出現了爭議,德國海軍是希望在航空母艦上裝備火炮或魚雷發射管以保有必要的自保能力,而日本的設計師則認為這樣會影響機庫的大小,進而使搭載機的數目下降而希望使用像日本蒼龍或翔鶴那種純航艦的設計 ,結果採用了像日本赤城的設計,將150毫米火炮裝載艦上已有輕巡洋艦的炮擊力,但是艦載機數下降到僅45架,跟當時排水量接近但載機量卻高達86架的翔鶴級相比時在少了太多。

雖然德國海軍對齊柏林伯爵號寄以眾望,然而一直到戰爭結束,齊柏林伯爵號還是沒有建造完成,半殘破的漂泊在基爾港邊迎接了終戰的到來。戰後齊柏林伯爵號被蘇聯海軍看中,希望能藉由研究齊柏林伯爵號以建造蘇聯版的航空母艦,然而事與願違,在曳航前往蘇聯的途中,在波羅的海上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拖曳中的齊柏林伯爵號誤觸水雷,艦殼破裂且大量進水,最後沉沒在海中。

 

回到「艦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