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號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由1942年6月開始投產,是德國在参考了蘇聯T34坦克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 車身略高,佈局合理。改進型D型戰車重44噸,使用650馬力的汽油機,乘員5人,採用傾斜式裝甲,最大裝甲厚度達120毫米,安裝1門75毫米的加農炮, 彈藥基數79發,技術和戰術性能都超過了T34/76戰車

為了等待豹式坦克的出廠,德國的衛城行動一推再推,終於在1943年7月5日開始。好容易製造出的250輛豹D型參加了這場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首日有192輛豹式參加了進攻,但機械故障頻頻,再加上在一個雷場遭遇伏擊,當日倖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輛。戰場上,豹D型坦克暴露了機械裝置嚴重不可靠,特別是齒輪箱的設計問題很難克服。豹D型只生產了534輛,而後1943年8月新的黑豹A型投產,改進了不少機械問題,加厚了炮塔裝甲,增加了兩挺7.62毫米機槍,產量為1768輛。1944年3月改進後的黑豹G型投產,加強了車體裝甲,改進了傳動裝置,增加了車內三防通風裝置。豹G型生產直到戰爭結束,產量達到了3740輛,是豹式系列的數量最多的型號。1944年2月22日,希特勒親自簽發命令,將V號坦克定名為豹(Panther) 型坦克。

豹式坦克是二戰時德軍裝甲兵最喜歡的坦克,同時也是蘇聯軍人很喜歡的坦克。聯軍給豹式坦克以高度的評價,把繳獲豹式坦克看作是一種榮譽。繳獲的豹式坦克被作為一種獎勵交給最好的坦克乘員使用。在1944年,為能更好利用這些繳獲的坦克,蘇軍還印製了俄語版的豹式坦克手冊,分發給駕駛它的坦克手。法軍將繳獲的豹式坦克一直使用到20世紀50年代,此外,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在戰後使用過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的出現大大革新了坦克的設計,對戰後西方坦克的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豹式坦克被視為第一種現代主戰坦克,目前德國國防軍所裝備的坦克乾脆就叫做豹二型坦克。不過納粹德國的豹(Panther)與現在德國的豹(Leopard)是不同的東西 ,不過從此我們也能知道德國直到現在還是喜歡用動物來替坦克命名。

豹式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還開始研製豹F型,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準備安裝88毫米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回到「坦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