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壩炸彈

更多圖片

德國內陸地區多高山,動力以水力發電為主,所以德國和奧地利全境的水力發電站多如星羅棋佈。用水力進行發電,是以人工方法,引導水流以高速度衝擊水輪機,帶動水輪機和發電機的旋轉,從而產生電力。

為了破壞德國和奧地利兩國的水力發電站,英國對蘭開斯特轟炸機進行了專用改造 ,使它能夠攜帶攻擊水壩的特種炸彈。該炸彈呈圓筒形狀,重達6.4噸。轟炸時,蘭開斯特轟炸機從水庫方向飛近水壩,同時用電動機驅動鏈條旋轉,使炸彈在彈艙的專用設備上高速旋轉。

當轟炸機到達接近水壩的合適距離,炸彈旋轉的速度又達到每分鐘500轉時 ,投彈員便可投下炸彈。炸彈在落在水面時,仍然高速自轉。由於炸彈旋轉的速度十分高,在落在水面後能夠彈起。在彈跳了數下後,便能夠直接命中水壩,最後撞到水壩,在水底9米下爆炸。此方法很實用 ,由於炸彈由此至終都只是在水面上彈跳,所以能夠有效地避開德國的魚雷防護網。

這種炸彈曾很成功地炸毀德國和奧地利境內的大水壩,例如有名的奈梅水壩、艾特水壩。這些行動嚴重地影響了德國的電力供應,為盟軍得到勝利作出不少貢獻。

 

回到「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