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開斯特轟炸機

蘭開斯特轟炸機,與噴火、颶風和蚊式戰機合稱為英國二戰期間的四大名機。在這四大名機當中, 唯一一種戰略轟炸機就是著名的蘭開斯特轟炸機。蘭開斯特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英國皇家空軍實施夜間進功時,最成功、最著名的重型轟炸機。

1936年,空軍發佈了P.13/36號軍備需求報告,聲稱需要一種中型轟炸機,其備置的動力裝置是2台還在研發中的勞斯萊斯「禿鷹」X型引擎。最後,「禿鷹」X型引擎終於問世,雖然該型引擎功率強勁,但性能並不可靠。然而,空軍部當時仍堅持發展裝有2台勞斯萊斯「禿鷹」X型引擎的轟炸機。阿弗羅公司便依照空軍的要求,生產了一種名為曼徹斯特的轟炸機。

後來,阿弗羅公司為曼徹斯特轟炸機發展出Mk.III型。該種轟炸機配置了4台「隼」式引擎,保留了曼徹斯特Mk.1型的機身、尾冀及扁平中央機冀。由於Mk.III型的試飛極度理想,空軍決定立即停止曼徹斯特Mk.I型的生產,並立即生產Mk.III型,Mk.III型更被重新命名為蘭開斯特轟炸機。

1942年3月,蘭開斯特轟炸機正式開始進行任務。當時,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為達成摧毀德國戰略優勢,使用戰略轟炸的方式,以襲擊德國工業中心來摧毀工廠和工人,打擊德國人的信心,來達到打垮德國法西斯的目的。在1939年到1941年間,英國皇家空軍還沒有幾架重型轟炸機,並缺乏進行這樣精確轟炸的技術手段。直到1942年,皇家空軍開始有了蘭開斯特此種重型轟炸機,便可順利地進行轟炸。

由於英國皇家空軍在戰爭初期在白天轟炸工業目標時損失慘重,所以綽號「轟炸機」的空軍元帥哈里斯決定改採用夜間全面轟炸大城市的方式以襲擊德國。從1943年7月24日到8月2日,英國皇家空軍在蘭開斯特的幫助下摧毀了幾乎半個漢堡市,市民死亡約4,000人。

二戰時期,在歐洲最具破壞力的空襲是於1945年2月13日到15日進行的,當時約有1,200架英國和美國轟炸機,其中包括大量蘭開斯特轟炸機日夜輪流轟炸德國,摧毀了歷史名城德累斯頓約百分之七十的建築物。英國夜間轟炸機使用了一種高效率燒夷彈,向該城擲下了「火一樣的狂暴」。德累斯頓到處是擁擠的難民及死傷者,逃往蘇聯,估計平民死亡人數從65,000到130,000多人。

除了普通的轟炸外,蘭開斯特還有不同改裝型去進行一些特別的轟炸。蘭開斯特的載彈量極大,達22,000磅,比美國引以為傲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載彈量還大,適合英國改裝來運載高個子、大滿貫等巨型炸彈。蘭開斯特轟炸機是英國唯一一種能攜帶高個子或大滿貫的轟炸機。蘭開斯特就曾使用高個子炸彈來擊沉德國主力艦鐵必制號。

蘭開斯特轟炸機在1943至45年間對德國出擊16,000架次,投下炸彈達608,000噸,徹底地打擊德國的經濟。由於蘭開斯特日夜轟炸德國本土與佔領區,造成德國軍民極大的傷亡,希特拉曾一度考慮將所有被俘虜的轟炸機組人員全部槍斃,以報復他們對德國領土的轟炸行動,從此可以看到希特拉對蘭開斯特的恐懼。

 

回到「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