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4中型坦克
1943年末,俄軍開始構思設計T-34的後繼車輛,這個被稱為Object 136的計畫是由莫洛佐夫設計局(183號工廠)負責,預計於1944年秋季配發戰場。這輛新戰車擁有超越過去俄國戰車世代的新穎設計,同時也是俄國戰車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可以說是二次大戰俄國中戰車的集大成。他就是日後的T-44中戰車。
T-44坦克是在早期T-34/85坦克基礎上改進的,主要改進有扭杆懸掛、橫置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形狀良好的車體。該坦克有4名乘員,取消了原本T-34/85坦克的機電員,航向機槍固定在車體上,由駕駛員控制發射。炮塔是T-34/85坦克炮塔的改進型,但是炮塔底部沒有突出的頸環。
1944年11月,該廠生產了5輛T-44型坦克,12月生產了20輛,至1945年3月,共計生產了60輛,蘇軍開始建立第一個使用T-44的坦克旅,當然,此時是不滿員的。到當年4月柏林戰役開始時,蘇軍手頭共有70輛T-44可供使用,至歐洲戰事結束時,則已經有了190輛 可供俄軍使用了。
雖然T-44在戰後被後輩T-54排擠下去,但是仍有相當數量的T-44服役於紅軍中,而他的量產也一直維持到1947年為止。在1960年代以後T-44退到第二線單位擔任訓練之類的用途,1961年蘇軍將T-44的維修系統跟T-54進行了整合,一些經過現代化改良的T-44M以及T-44S一直在紅軍中服役到1970年代結束。有許多T-44的底盤被拿來作自走砲、戰車拖曳車、工程戰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