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3重型坦克
1944年夏天,蘇聯開始動工設計全新的重型坦克。最初命名為基洛維茲-1,是在庫斯斯克戰役之後野戰研究的成果。那些研究結果讓設計者打算修改裝甲板的位置,並盡可能地降低側面輪廓的高度。雖然有兩間不同的設計局在進行這項設計,卻都剛好得到類似的結果。
主要的差異在於其中之一著重於獨特的半球形炮塔,另一方則專注於搭配有被稱為「長槍鼻」的楔形尖端的焊接車身。最後,焊接車身的設計被加以採用,而理由很簡單,因為當時所有工廠的生產線都在忙著鑄造IS-2的模型了。
不過蘇聯最後卻決定結合雙方的設計,採用一方的炮塔與另一方的車身。這樣的結合誕生出IS-3,它們使用與IS-2相同的火炮和引擎,並且有著兩倍半厚的裝甲,重量卻仍然輕如IS-2。傾斜的炮塔和焊接的尖端給了無與倫比的強化作用,也減少了整體的重量,使其成為武器與裝甲防護都優於虎王的一輛戰車。
這款坦克與IS2不同的地方在於外型以及炮台,裝甲配置也不太一樣。1945年3月,第一批IS-3成品出籠。IS3是在1945年4月到5月之間量產,德軍也聲稱他們摧毀了一些這種坦克,不過歷史學家至今仍不清楚IS-3有沒有參與到對抗德國的行動。有消息指出這款戰車在1945年8月協助粉碎日本關東的軍隊。1945年9月7月,也就是慶祝戰爭結束的遊行時,IS3正式亮相。總共生產了11,700輛。
IS-3確實是一項創新的成果,對西方同盟國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甚至在大戰結束後的10年仍視其為世界上最具威力的戰車之一。戰後,IS-3重型坦克得到改進,發展成為IS-4重型坦克,並於1946年開始裝備蘇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