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7兩棲坦克
蘇聯一直都很清楚兩棲坦克在實戰中的價值,因此它自從在1920年研發出第一種水陸兩棲坦克後,先後研發了T-27、T-28、T-33、T-37、T-38等名種型號的兩棲坦克。
1933年8日11日,蘇聯軍方決定把T-37型水陸兩棲坦克,列入蘇聯紅軍裝備,早期生產的T-37型坦克上裝有1個水平炮塔,並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改良。後來把T-37坦克炮塔收為圓頂式炮塔和在車體上使用模壓裝甲。在該坦克系列中,還生產有供連、排長使用的T-37-TY和T-37Y指揮坦克,裝有無線電通通迅設備,在車體周園裝有扶攔式天線。
T-37型水陸兩棲坦克的主要車型有T-37、T-37A、T-37Y和T-37-TY型。戰鬥全重3.2噸,乘員2人。坦克車長3.82米,車寬2米,車高1.82米。武器為1挺7.62毫米機槍,攜機槍彈585發。發動機為1具4缸水冷汽油引擎,功率30千瓦。最大公路速度35公里每小時,最大水上速度4公里每小時,最大行程185公里,通過垂直障礙高0.5米,越壕寬1.6米,爬坡40度。
一直服役至1942年。1933年至1936年,蘇聯共生產了T-37兩棲坦克1,200輛,主要用於配屬騎兵或步兵偵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