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5中型坦克

紅軍在1931年得到第一輛BT戰車(BT為高速戰車之意)。BT是美國克利斯帝的改良品,特色是以車輪驅動,只需花費約30分鐘便可將履帶移除,可利用後方的支撐滾軸讓戰車以超越當時不少車輛的速度行駛。BT的革新設計在於它的支撐滾軸各自擁有具彈簧的獨立懸吊裝置。

1931年,三輛BT-2參加紅場的軍事閱兵,接著更進一步的修改產生出具有新砲塔設計的BT-5,它被裝上一門45毫米加農砲和一對機槍,以一具俄製飛機引擎提供動力。這樣的設計使BT-5重達11.5噸,於是令驅動裝置也一併增強。

後來在30年代中期BT-5受到世界各國的注意,當時它於基輔軍區中所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演習之後,在那場演習中,BT-5被封為「蘇聯的克利斯蒂快速戰車」。在那場演習,BT-5證明了它能包圍並摧毀大量的敵軍戰力。

BT-5後來在1937年的西班牙內戰首度投入戰場。當時派遣了64輛BT-5去協助「西班牙共產黨」。BT-5也參加了1939年5月到8月間的哈爾欽格爾(諾蒙罕)事件 及1939-1940對抗芬蘭的冬季戰爭。在對抗日本時,這些戰車的表現非常的成功,這有部分的原因是由於日軍並未投入大量的裝甲部隊。在冬季戰爭時,BT-5的遭遇就不同了,對芬蘭的反戰車武器而言,BT-5算是容易解決的獵物。

巴巴羅莎作戰是BT-5參加的最後一場戰役,由於裝甲上的不足,使BT-5無法與III號戰車匹敵。BT-很快5便被更適合的 裝甲車輛一一一T-34/76所取代。

BT-5它的主要缺點就是那薄裝甲,使的它相當容易被敵人的裝甲車、機關炮,及反坦克炮所傷。這個缺點,在BT-7上已經有所改進,但是仍然是BT家族在整個服役過程中的弱點。 不過BT-5速度極高、武器適中,是大戰初期是最具威力的坦克之一。

 

回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