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青囊》

秦--黃石

*正經*

天德純,數迺遵。理順逆,萬機神。
六甲運,五賦行;法五子,遁八門。
布雷使,察金精;銜五氣,攝九靈。
鋤叛逆,超神英。

*星巒*

方尖圓,動直行。峙逶迤,流平停。
四望歸,八方層。審向背,察內神。
避幽暗,迎陽明。

*理氣*

管三卦,一卦通。關天地,定雌雄。
雙雙起,在玄空。審卦氣,配九龍。
推三吉,合八風。互用窒,分用通。
顛顛倒,無呆宮。

  筆者按:《三字青囊》(又稱《海角經》), 即《地理辨正》內《青囊經》等等各篇的奧義,鄙以為此經必定比《地理辨正》所輯各篇為早,但是否真的為秦代時的產物,則有待考據。此經分三章,“正經”為首章,即是一篇的總論大綱,後為“星巒”及“理氣”。此經的真本面世,非出自諸風水術家所藏(*),其實由錫山無心道人章仲山《心眼指要》之內刊出,目之曰:《黃石公青囊內傳》。

  坊間自從此經典面世後,冠以許多名目,時師見“海角”兩字,竟然有人將之以《九天玄女海角經》相提並論,並且說乃九天玄女所撰,言之鑿鑿,直同開玩笑。各位對玄空風水有興趣的讀者,如果讀坊間風水註物的時候也宜謹慎。坊間有許多所謂“玄空風水”的書本全為偽託,加上著書的師傅基本功已經差,讀者讀後,再利用此類書本的知識,莫說行業那麼嚴謹的時候,即使用在自己的家庭,希望改善風水,也絕對不可能!試舉一些例子,如大家喜歡閱讀的所謂玄空《紫白訣》,就不知道出自何處,其飛星組合之章句,已經牽強支離,另外此訣提到的那些“層間”、“九星吊遞”更加毫無根據,實在係道聽塗說的胡言,乃近代諸多玄空風水口訣中的最假者!

  在一些風水網頁中或者坊間讀物裡面,筆者也曾見過多篇有關《青囊內傳》的注釋,當中有假有真,假者不足掛齒;惟真者則言猶未盡,讀者也應該謹慎。另外,據筆者師父所傳本經版本,題為《黃石公--三字青囊》,內容大致與章仲山版本相同,惟某些句子次序則與章本有別,今按章仲山版本而表出,而以下內容並非對本經文的解釋,只是作為讀者對閱讀本經的一些引導,希望讀者不怕艱難,慢慢綜合本經文與《地理辨正》參考,一定大有收穫--

  黃石公,秦代人,究玄空大卦,源出自《易》,而深研《易經》,則有為玄空大卦而設的感覺,所以玄空風水必定比晉代郭璞為早!至於郭璞公,大家可視其為傳留此術的重要人物。“天德純”指的是天運簡單卻有秩序,“純”即是俗所謂純陰純陽的“純”。所以觀察陰陽,全在乎看天運的循環。“理順逆”緊頂“數迺遵”而來,天既有象,地理之道,自然將天之象,在地而成形。所謂地無天而不生,天無地而不成。天地雖云二物,實則一體,如影隨形,猶空榖回音答響。讀者搞清楚天地兩物,自然造化在手。萬物都是從天地而生,並非天地為萬物而設,所以天地即主宰萬物的真神,萬物則求生乎天與地。名之曰“萬機神”,極其讚美之辭也!

  術數上有所謂“納甲”,此法實源出自“六甲”,惟假東西越滾越假,於是產生各種不同的解釋,“納甲”偽法也由此而生。“六甲”係古星家占星步斗的大玄機,也是三元九運,玄空大卦的大祖宗。而其用法,則在五子,以合成六十紀年,甲子、丙子等等是也。如此,才能明白五行的稟賦與特性,才能利用奇門飛遁八方。實在,此六甲運玄空大卦才是真正奇門,坊間的所謂奇門遁甲,讀者宜細心辨別。奇門源出洛書,乃地理之道,而卻用來占卜算命,則未免有張冠李戴的嫌疑。

  “布雷使”的雷,即係《易》“帝出乎震”的“震”,俗所謂旺星是也。如何知道旺星是何物呢?此訣在乎如何觀察“金精”,“金”是金龍的金。察金精,言如何觀察金龍精要所在。金龍既辨,通行山河大地,一餉間而矣。

  玄空大卦的星曜,雖然有九顆,但其氣不出五行之內。所謂五行化作九星形是也。但五行不可以隨便應用,因為氣雖然只是有五種,惟星則有九顆,有此衰彼旺的時候,不可濫用。必須知道五行的情性,以攝取九星的精華靈魂。俗師斷玄空大卦,看見甚麼水星五行剋山星,云剋入;山星五行剋水星為剋出,嗚呼!如此理解黃石、楊、曾原意,大謬也!風水的道理,當時得令,雖剋也吉;失運出卦,雖生尤剋!所云葬承生氣者;所云玄空大卦不重五行生剋,而重五行生旺者,即此之謂也。上篇後兩句乃一總結,總要去衰求盛,迎生就旺。

  在中篇,俗師一見到“巒”字,便很開心,以為可以一顯其自以為很獨到的觀察巒頭之眼力。殊不知,此章的“巒”,非言巒頭,乃係進一步解釋九星的情性,所以黃石公不忘先此聲明,此是“星”巒也。

  中篇前四句,即是九星正變之象。在天成形,在地成象,筆者前面已經說過。此古人觀天象的時候,只須察地理,便知道地之吉凶。俗說有其象,必定有其形,即此之謂也!醫家兵家有所謂“八陣”,原來地理也有所謂八陣,即“傳心八易”。醫家的八陣,管人的生命;兵之八陣,關係國家安危;地理八陣,統一族禍福,豈能不慎哉?大塊之地,氣從周圍而來,八方層是也。惟氣從八方而來,如無關攔收蓄,即此氣也從八方而去,此自然之道理,所以要靠地之四勢作為用。古人對地理的感嘆,概為此而發也。“四望歸”,就是指此。“歸”也者,自然拱向之情狀者也。地理之道,如明白四八關係,天下間不啻元珠在握矣。

  “察內神”其實就是重在“審向背”,即審察龍穴的生旺衰死。也就是《青囊》裡面“先看金龍動不動”的意思。動則可用,不動則不可用;其動大,則大用之,其動小,則小用之,此杜陵夫子辨之詳矣。其法不過是避幽暗,迎陽明而已。幽暗即衰退,陽明即生旺。懂得趨生避死的辦法,《青囊》之奧,思過半矣。此乃明白星體的法則性情,謂之曰“星巒”宜哉。

  以上是玄空大卦的大體,而其用,則是如何理氣。管三卦,一卦通《地理辨正》蔣公已經詳辨過了,正是如何變易玄空大卦其中的法則。所謂的變易,即是變易天地與雌雄。所云“關天地,定雌雄”此也。而關天地,定雌雄之法,則在乎如何能從玄空雙雙起之奧,及此,萬卷《青囊》盡在箇中至矣。

  明白上法,則“審卦氣,配九龍,推三吉,合八風”僅僅是玄空大卦中的次一步運用而已。“審卦氣”乃說如何審察九龍卦氣消長,如果在卦內,則為長;出卦則為消退。但此出卦與否,實在是要求師傅們如何辨別九龍的衰旺,才可配出可用的吉氣,猶如醫生的配藥,不可輕率!嘗見一名時師說自己不喜歡取財運星曜,卻喜歡取文化星宿,這實在是一廂情願的說話。玄空大卦只重衰旺,不重特性!如果當其旺,破軍也出聰明才士;如果值其衰,貪狼亦出癡頑惡劣之徒!何會指明取用某某星曜特別出文化,特別出財運,如此簡單而已?此乃時師捨本逐末、膠柱鼓瑟之舉。所謂泥其說者,不能醫今疾;拘於方者,不能愈遠人此也。玄空大卦不重五行生剋,只重五行生旺,時師好應該先研究此訣也。“三吉”,當元的三個最旺星曜。要明白三吉,首先要明白三才之道與天地之奧不可,否則按俗著的所謂三吉,則福至無期矣。

  “互用窒,分用通”乃用中之用,此訣貴在心傳,先要明白何謂“抽爻換象”。懂得爻象的闔闢,自然明白互用窒,分用通!然此抽爻換象非陽宅移宮換氣之法,讀者莫誤會。顛顛倒緊隨互用窒,分用通而來。既然明白互用窒,分用通,則也要知道顛倒陰陽的關係,所謂陽不是陽,陰也非陰,即是指此。通達以上諸法,九星九宮皆生生不息,活活潑潑!豈會如俗師一宮只論一宮的陰陽如此呆板而已?曾見網上某俗師常常誇耀自己如何“以身試法”,言在自己家中,親身嘗試自以為星曜不佳所在宮位的凶性,竟然於人面前誇誇而談其謬論。可惜,如果玄空大卦合吉,五黃也不會逞凶;玄空大卦不吉,武曲吉星也會作惡!若能令旺氣收歸卦內,則無論中宮、南宮、西宮,位位都是樂宮也!所以黃石祖師將玄空大卦目之曰“無呆宮”宜哉。

------------寒泉觀主人撰--------------


附註

*章仲山所發表的《三字青囊》之前,尚且有尹一勺的版本,惟尹氏版本字句多錯,例如第一句“天德純,數迺遵。理順逆,萬機神”,以尹氏版本為“天德‘神’,數迺遵。理順逆,萬機‘神’”。讀者細心觀察,發覺前後“神”字重複兩次,自然不合詩歌體裁。又如“鋤叛逆,超神英”,尹氏版本卻為“‘然’叛逆,‘說’神英”等等不知所謂的詞語。另外,尹氏版本按俗本加入許多冗句,然細審這些句子,與前面的語氣和理念不合;還有,尹氏甚喜歡自行更改原著文字,他曾經重編多首蔣大鴻先生的地理詩歌,例如《天元五歌》及《陽宅指南》等等,裡面尹氏都加入許多非原裝版本的字句;加上根據筆者恩師所傳《三字青囊》版本與章氏版本除部分句子次序掉換之外,其他大致一般,所以筆者認為,《三字青囊》真本最早發表人,定是章仲山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