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 101 Section 1
Wong Wai Lam 006035
http://www.oocities.org/hk/fredawong2000/econ_1.htm
題目:《肯德基:消費北移損生意》
報紙名稱:東方日報
日期:21-9-2001
現在香港人什麼都要快,慢一點也不可以,因為在香港這個頻繁的經濟市場裡,絕對是要與時間競賽,所以有些人認為近年來有不少投資者看準了香港人什麼都要講求快的需要,開設了不少快餐店,如:哈Y斯、Joellibee、麥當奴、Jack in the box……等等,目的就是為了打入香港人講求急促的市場需求。但根據我們所得知,第一間打入快餐店市場的就是麥當奴,而店舖售賣的食物不及其他茶餐廳款式多樣化,但是其正切合香港人急促的需求,當中款式供應少,相對起來店舖的成本自然低,所以在這種成本低利潤大的情況之下便能賺取豐厚的利潤。正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其他公司見有利可圖便紛紛進入市場來分一杯d,可是香港人口有限,故在一個有限人數的市場裡面,若多一間公司進入便直接代表每間公司在市場所分得的利潤相對減低。
從這篇短短的報導中,我想探討一下關於肯德基家鄉雞這間快餐店在香港這個經濟市場裡面的狀況。其實我們分析得出肯德基家鄉雞在香港市場的市場模式屬於壟斷性競爭,因為在香港這個地方有很多不同的快餐店,他們售賣的都是一些類似但異質的產品。正如先前所說,由於有眾多賣家,所以每一間公司的利潤都不多,公司與公司之間更加不會互相串通去限制或控制貨物的價格,他們之間是獨立的個體,而他們售價亦由自己決定的。
除此之外,肯德基雖然以賣炸雞為最有名,而其他店舖如哈Y斯、麥當奴也有出售炸雞,但是他們的味道、種類、包裝、員工服務也有不同之處。其實在壟斷性競爭下,賣家是很容易進入及離開市場的,正如報導中提及肯德基未來計劃每年在港澳兩地增開7間分店。
正因為肯德基與麥當奴等等各有不同之處,他入需依靠廣告去促銷,使顧客了解他們與別不同的地方,從而增加銷售量,這正是非價格競爭的手段。其實肯德基佔據香港十分一市場,至2001年8月為止,其銷售量較去年有雙位數字的增長,但是在北區的分店顧客流失量就很大。
據報章報導,肯德基今年的銷售量比去年得雙位數字增長,這與顧客行為理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香港經濟環境不景的情況下,其銷售量不跌反升實與顧客本身選擇有關,當中顧客的喜好與貨物的價格都絕對會影響顧客的購買決定。當顧客因為個人喜愛肯德基的食品或服務,都會影響他的選擇。另外,由於肯德基的價格絕對適中,儘管顧客收入不多,但產品價格適宜,顧客都願意購買。故此其銷售不跌反升也不無其道理。(圖一)
圖一
其實顧客的口味、顧客人數、顧客收入、相關產品價格的改變都會影響購買需求。在去年至今,肯德基不斷推出新款菜式給顧客選擇,而且更開始推出外賣速遞服務,雖然看來好沒有對增加銷售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著實有助銷售,令顧客需求上升。(圖一)
另外,報導中提及在北區銷售下跌,主要因素是該區分店的服務對象以區內居民為主,在平日大部份居民都外出工作很少會留在該區,故北區的顧客人數下跌,所以顧客需求亦都同時間下跌,所以影響北區的銷售量。或者我們可以說北區鄰近國內,居民多數會到國內購物,因為國內的替代產品價錢會比較平宜,所以他們都不願意支付較貴的價錢,而放棄購買肯德基的產品。(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