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 101  Section 1

Wong Wai Lam 006035

http://www.oocities.org/hk/fredawong2000/econ_3.htm

 

題目:《夥City’ Super大昌行添民族表演吉之島搞台灣美食節銷售增

報紙名稱:香港經濟日報

日期:28-7-2001

 

      從這篇報導中得知吉之島、City’ Super及大昌行這三間銷售集團單位共五十一個分銷點舉行「台灣美食節2001」。當中設有民族表演,並引入當地小食。在這為期二星期的美食節,由一九九九年的兩個貨櫃的訂貨量增加至二零零一年的二十個貨櫃的訂貨量,種類亦增加至百多種,預料是次活動帶來683萬港元的銷售目標。

 

      而作為開幕典禮的吉之島承認美食節實有助刺激他們的銷售量,預計銷售有一至兩成增長,人流亦有雙位數增長。對於採購方面,香港人不太喜愛一些太甜及味太濃的傳統台灣食品,相反他們喜愛一些才見而香口的小食,所以入貨時,他們都會小心選擇,希望令他們獲得最高利潤。而展銷供貨商有二成屬於本地供貨商,產品在其他地方都可找得到,所以是次展銷會還引入其他地方沒有的台灣特色小食,如:糙米條、馥御肉乾及綠茶麻糬,值此會增加顧客購買慾。

 

      我們都清楚知道City’ Super、大昌行及吉之島屬於壟斷性競爭的公司,在這個市場內有很多類似的公司,他們都售賣類似的貨品,他們很容易進入及離開市場以及他們會用廣告去突出他們與別不同之處。

 

      其實這三間公司以「台灣美食節2001」來做賣點,引入一些當地民族表演及適合港人口味的食品,籍此吸引一些顧客來到購物,正當顧客數目增加,貨品的需求量便會增加,所以正當多一點顧客去參觀,便有機會增加多一點銷售量。

 

      改變需求與顧客的口味、顧客的人數、顧客的收入、相關產品的價格、顧客的預期都有直接關係。我們今次主要注意改變顧客人數如何改變貨品的需求。由於是次台灣美食節會吸引很多有興趣的人士進場購物,這樣會對貨品的需求會上升。有些對吃有興趣的人士知道有美食節,這也會吸引他們前去購物。而採購的貨品會以適合港人口味的食品為主,這也大大增加顧客的購買慾,或者引入多一點特別的產品可以增加銷售量。

 

      而供應商由九九年的二個貨櫃的訂貨到現在訂購二十個貨櫃,這全是他們預測人們的需求上升而訂購量比以前多,因為今年有沒有這麼多銷售量也只是預測行為。他們入貨都十分謹慎,他們不希望有盈餘,即使沒有利潤,也希望達至均衡點便足夠。

 

      其實顧客的選購決定全因人們都有理性的行為,他們希望用他們的金錢來獲得最大的滿足感,其次就是依顧客的喜好而去決定選購那一種貨品。而顧客的預算會預算也很影響他們的購買力,而貨品的價格亦相當有影響性。

 

      所以,引入台灣美食節的而且確可以增加人流,至於銷量增加與否是否決定於採購的貨品是否適合港人口味?貨物價格?這些因素都對銷售量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