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與富
我出身在一個收入也算中等的家庭,雖爸爸每月都有1萬元以上的薪金,但支出卻大過收入,原本我們的生活可以很富裕,但因親戚所欠下來的債,要我爸爸來償還,我爸爸很重親情,當然會幫忙,但我眼看著爸爸那麼辛苦,實在有點心疼。
每次一到糧尾,即是出糧一個半星期後(爸爸是每半個月出一次糧),我們要有捱餓的心理準備,試過好幾次爸爸因為已經用盡金錢,而沒有飯吃,那時的我看見,已經禁不住哭出來了。我唯有將儲蓄都拿出來,讓爸爸好過一點。爸爸沒有飯吃,我也不應該大魚大肉,於是,從9月開學,我盡用都不去吃午飯,留住一點錢,一來可以儲錢,二來可以預防萬一。 不過相反,富裕的人卻不知捱窮苦,有次我看見有一個富裕的同學,在吃午飯的時候,食剩一大碗麵,我便問她:「你不吃了嗎?」她說:「這些很難吃!」我想,她真是未試過沒有錢吃飯的滋味,真是看不過眼。到了放學,她覺得肚餓就去買東西吃,又買飲品;想吃雪糕就去買,還買$40幾元一盒,買了兩盒;有次買試題卷還很大口氣地說:「我全部都買起!」她的眼神沒有一點說笑的感覺。富裕的人不知窮人的難處,也不知辛酸,只在取笑別人是一個「窮光蛋」。 我知道爸爸都很想富裕,但實在沒有辦法,假如我的媽媽可以幫爸爸一把,就不會發生沒有錢吃飯就情況,但可惜媽媽只懂為自己,不會為家庭,她去工作賺錢,是為了自己,但爸爸呢?爸爸很辛苦地為了我們,辛苦地每個月交租,有時要分開幾次交,每天都買晚飯給我們,但媽媽一下班就只懂睡覺,打麻雀,我們捱窮,或多或少,都是因為媽媽不肯分擔開支。爸爸每個月都需要繳交租金、電話費、電費、石油氣費、水費、手提電話費、上網費、收費電視費、我和哥哥的早午晚三餐、哥哥的學費、家裡其他雜費、學校的雜費都是由爸爸全支付,還要負起親戚的債務,一份糧根本不能夠負擔。所謂「公一份,婆一份」,現在正缺少婆的一份。 為了以後爸爸可以好過一點,我決定中五之後去工作賺錢,所以我一定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