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
月,美國紐約大學向中國華西大學贈送了電影膠片、幻燈片、科技書刊和一些科學家儀器,獲得了華西大學所贈的一隻熊貓,取名為潘杜拉,飼養在紐約動物園,潘杜拉成為第一隻在國外動物園展出的中國熊貓。
1941年,國民黨政府贈送一對熊貓給美國,取名為“潘弟”和“潘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時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群,贈送一隻熊貓給英國倫敦動物園,取名為“聯合”。公開贈送的,連同暗地衰私盜的,在解放前,共有4隻熊貓標本流往國外,活体也達14隻----美國6隻,英國5隻,德國2隻,法國1隻。與此同時,國內濫捕亂殺熊貓之風,也越來越盛。
1946年10月26日,《大公報》發出惊呼:“熊貓將有滅絕之禍”!解放前夕,中國熊貓瀕臨著全覆滅的險境!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中國新生了,中國的國寶---熊貓也新生了。“篱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向外偷運國寶的門路,被堵死了。
1853年9月5 日美國的熊貓“梅梅”病死。自此,西方世界失去了最後一隻熊貓活体。熊貓作為中國的珍稀動物,向外輸出,一律要經過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批准。
1958年,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國默經過反復磋商,才以3隻長頸鹿,2隻犀牛、2隻河馬、2隻班馬的代價。獲准與北京動物園一隻叫“姬姬”的雌体熊貓。此後,直至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國政府才向西方贈送了一對熊貓。其間,中國政府在1957年向蘇聯贈送雌性熊貓“平平”。1959年,又送給蘇聯一隻雄熊貓“安安”。另外,先後送給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5隻熊貓。可以說,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是得到中國政府贈送國寶最多的國家。